塑料袋、保鮮膜、泡沫板……為什么這些塑料難被回收??
塑料袋、保鮮膜、泡沫板……不能賣錢,沒人稀罕,被稱為“低值塑料”。
“低值塑料和高值塑料是相對的概念,區別主要是廢品回收站收不收?!?br />
低值塑料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定價”,在價格里沒有包括回收的成本,也就沒有錢支持回收?!笆聦嵣鲜?,產生如此多的塑料垃圾誰都不用負責,原料生產公司、商品生產企業、消費者都不用負責?!?/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即將進入焚燒爐的廢塑料等混合垃圾
現代生活充斥著包裝。外賣的塑料餐盒、層層保護水果的包裝、精致的月餅小塑料盒、雞蛋的透明塑料殼……完成使命之后,這些呵護產品的包裝被扔到了垃圾桶,可它們最終去哪了?
大概率是焚燒廠。
即使在垃圾分類較為成熟的上海,有的塑料垃圾也擺脫不了被燒的命運——因為它們不能賣錢,沒人稀罕,被稱為“低值塑料”。
“低值塑料和高值塑料是相對的概念,區別主要是廢品回收站收不收?!碧绽始瘓F亞洲區公共事務副總裁常新杰總結。事實上,低值塑料如被回收,再利用生產的產品與所謂“高值塑料”并無差異。
低值塑料的回收正日益受到重視,也急需解決材質混雜、分類定位不清、不易清洗、市場準入和政策支持等難題。
“低值塑料”有哪些?
塑料垃圾進入垃圾桶之后會經歷什么?
被扔到了“可回收”或是“其他/干”垃圾桶后,如果它干凈、透明,那可能會被撿走,賣到廢品站,進入資源再生工廠,成為“再生料”,制造成快遞袋、衣服、鞋子等,成為新的產品。
被撿走的垃圾被稱為“高值塑料”,拾荒者最愛的是塑料瓶或者PP材質的餐盒——消費者可以在礦泉水瓶底看到圍著“PP”字母的三角形回收箭頭圖案。
這些“高值塑料”被偏愛是因為它們成分和用途相對單一,干擾物、污染物相對少,收集與暫存相對容易,回收成本低加上能賣高價,因此形成了收運體系。
相對應的,“低值塑料”不受拾荒者待見,根本上是因為,從廢品回收站到資源再生工廠,賺的是買入和賣出的價差,而“低值塑料”往往材質復雜、體積大占地方、清洗困難,資源再生工廠回收后做成再生料的成本高,難度也大。
在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鎮政府補貼21個村的保潔員,在3年時間里從“其他垃圾”桶中分揀出來24噸的泡沫塑料,可以塞滿幾十個大卡車。
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下苑村收集的低值塑料
“但村里保潔員人力有限,不可能分得特別細,再加上運輸距離遠,下游的企業上門收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