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后,他把網戒中心的經歷做成了游戲

非常悲哀的一點是,各種法律,白紙黑字寫在那里,但是在基地這個地方,暴力就是一切。

我們被抓進去的這些人,在里面被理所應當地認為應該是沒有臉的,沒有個性的,你不能是你自己,你得屬于這個特殊的“集體”,里面沒有自己。

責任編輯:李慕琰

2023年夏季,趁著留學的保險還沒過期,張孟泰修了趟牙,等待人生走入下個階段。他從美國一所大學博士畢業,專業是電子藝術。過去的三年里,他反復咀嚼十多年前的一樁痛苦經歷,并用VR游戲的形式將它呈現出來。

2007年,還是初中生的張孟泰,被父母送進了北京的一所網戒中心。在那幢蘇聯建筑樣式的小樓里,他們被按樓層進行“改造”。剛來到網戒基地,“網癮者”張孟泰被安置在三樓,那是新來者的第一站。等到確認情緒穩定、不會惹事,則向人數最多的二樓轉移。一樓是治療室和辦公室。一個月后,他被允許從那里離開。

2007年,父母瞞著張孟泰,開車把他帶去了一所網戒中心。在VR游戲的開頭,張孟泰還原了這一幕。 (受訪者供圖/圖)

VR游戲一開頭,一輛車載著張孟泰駛向懸崖。隨后,網戒中心的內景沿著一道長長的走廊展開。在不同的房間里,他放下日記,供玩家取讀。日記中寫道:“我覺得事情不對,試圖逃跑,結果被五個穿迷彩服的人抓住,抬了進去?!?/p>

許多年來,輿論場對網癮的態度曖昧而駁雜。2017年,臨沂市網絡成癮戒治中心主任曾遭大規模抨擊。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則將“游戲障礙”認定為一種精神障礙,一度引發爭議。

2021年,張孟泰把這段經歷改編成了VR游戲、短片《診斷》,同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國際電影節首映。2023年,該片獲香港獨立短片與錄像比賽(ifva)VR特別獎的榮譽提名獎。

制作過程中,他不斷回顧那段經歷對他施加的影響。以下內容根據南方周末記者對張孟泰的兩次采訪整理而成:

“在基地,暴力就是一切”

做這個游戲之前,我先寫了一個回憶錄,一個總體線性的回憶,就是從進去大概發生了什么事,按照順序寫到我出去。(制作游戲時)從回憶錄之中摘出橋段、故事,把它們串在一起。

那里面的情況跟其他的網戒中心挺像,打人、監禁。大部分人是被家里人送過去的,除了網癮之外,還有很多別的原因,難以管教、不聽話、早戀、不愿意上學。跟他們聊起打游戲,那些學員會說覺得現實不好,虛擬世界比較好。因為現實中有創傷性經歷,所以依靠游戲來逃避現實中解決不了的事情。

被送到那個地方的孩子,大多家庭關系很緊張,家長帶著一點放棄這個孩子的意思,希望有一個中介機構,把孩子丟給它,給一筆錢,讓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