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鉬業:包容發展,海外履責與業務成長共贏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許多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去”參與國際合作。在當地投資項目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中,中國企業的海外履責問題備受各方關注。洛陽鉬業作為較早走出去的民營礦產類企業,以開放發展理念為指導,以貢獻當地經濟發展為理念,從風險出發,構筑兼顧“社會責任”與“海外業務成長”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我國企業借勢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為企業帶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更充分的國際資源,幫助企業及時補足供應鏈補短板;全天候的國際合作,促進了企業在技術與管理水平上的快速提升。
企業投資海外建設,不僅影響著項目東道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也與國內經濟社會密切相關,如資金、設備、人員輸出等,受到廣泛關注。在實現業務發展的同時,獲得東道國政府及民眾滿意和認可,是企業高質量“走出去”的內在要求。
洛陽鉬業作為一家擁有多元化業務、世界級資源的跨國礦業企業,面臨的風險是多重的:礦業的特性,決定了業務發展的每一天都在和自然資源、環境直接打交道;跨國的特性,意味著企業必須處理好國別風險、跨文化公司治理,以及與當地社區的關系。為確保海外投資項目的成功,洛陽鉬業在海外運營過程中把履行社會責任當成一項基本內容,在發展中打造了“社會責任”與“海外業務”共成長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發展中履行海外社會責任
洛鉬海外履責之路,始于2013年對澳大利亞NPM公司的并購,當時國內對海外履責并沒有系統的合規認識,“走出去”的企業普遍缺乏海外合規經驗。因所在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已經非常成熟,公司的社會責任治理水平遠超國內,針對澳洲NPM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洛陽鉬業采取主動接納的策略:學習當地公司現有的社會責任體系,重點關注不合規議題和事項,在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過程中推進澳洲公司的社會責任治理。
2017年,洛鉬收購剛果(金)的TFM公司,投資方對于公司的合規管理等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盡職調查中越來越多地體現了對社會、環境等議題的關注。2017年,港交所發布了ESG指引,要求上市公司進行ESG披露?;诶嫦嚓P方的多方關注和合規的要求,洛陽鉬業于2017年發布了首份ESG報告,2018年制定了首個ESG發展路線圖,2019年搭建了ESG體系執行管理層,成立了跨部門的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平臺,就重大的ESG議題進行溝通與合作,尋求跨部門的解決方案。
為了及時應對國際和國內越來越嚴格的法規要求,以及利益相關方越來越高的期望,洛陽鉬業于2019年對國際標準公約等合規文件進行全面梳理,研究全球社會責任標準、行業社會責任標準和運營所在地的社會責任政策要求,形成了適用于整個集團及其直接或間接控制或控股的所有下屬公司的合規和可持續發展政策性指導規范。發展至今,公司已制定12個合規和可持續發展政策,包括:《商業行為準則》《供應商行為準則》《反腐敗政策》《出口管制政策》《經濟制裁政策》《人權政策》《環境政策》《社區政策》《健康安全環境政策》《雇傭政策》《反洗錢政策》和《關于隱私權的全球準則》。
為了應對國際社會對負責任礦產供應鏈的期望不斷演變,洛陽鉬業不斷增加價值鏈上的透明度。洛陽鉬業及其貿易公司埃珂森與嘉能可、歐亞資源集團一同發起了ReSource聯合體,通過區塊鏈技術推動對鈷的溯源及負責任采購。
在不斷進取的全球并購發展中,洛陽鉬業完成了海外履責“打基礎”的第一步,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董事會-執行管理層-業務單元”三層ESG管治框架。從2022年開始的未來幾年中,洛陽鉬業將進入第二步“上臺階”——努力提升ESG績效的新階段。
2023年1月,洛陽鉬業新設立了ESG發展部,并確立了“成為世界一流ESG礦業公司”的戰略目標,并制定了五年實施計劃。在職業健康安全領域實現了零工亡、零新增職業病例,各項安全指標保持平穩。在員工管理上加強了各類培訓,全體員工的受訓比例和平均受訓時數均有所上升。此外,企業也加強了員工行為準則和廉潔自律領域的教育培訓,為員工個人和公司的整體發展營造一個廉潔的積極向上的氛圍。在社區,企業繼續執行積極的社區投資政策,在各運營地的教育、醫療衛生、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和土地安置等各個領域投資總額達到約2.9億元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公司的直接經濟貢獻總額約為1,760億元人民幣。
2023年,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ESG評級(MSCI ESG RATING)對洛陽鉬業的評級提升為AA級。
從風險出發構建責任管理體系
隨著公司海外業務足跡的擴大,對所在社區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如何更有效地識別、評估和緩解企業對社會、環境、經濟的影響,降低整體經營風險,成為洛陽鉬業在海外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任務。
可持續風險的差異主要源于各地的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環境都大不相同。ESG議題的重要性評估、利益相關方參與、投訴機制、風險清單和盡職調查等程序都能幫助企業了解重大議題和風險領域,并針對風險的優先級別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洛陽鉬業每個運營單位在向集團高級管理層的月度匯報時,均包含了ESG相關重大議題,如生產安全、環境、社區、安保等。每個季度,在管理層向董事會的匯報材料中,也有專門的章節匯報安全環保、ESG績效等議題。涉及對公司運營產生重大影響的ESG戰略問題,由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交至董事會進行討論和投票。
企業還針對各單位和各條線的生產運營和經營管理的風險事項,編制了年度風險管控清單。風險清單制度是由內控內審部門負責編制和更新,從運營單位進行收集整理,每年一次匯報給董事會審計及風險委員會。通過風險清單制度,將風險管理納入日常的運營管理流程,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風險管控事項、影響因素、影響程度、分析評估和分級分類等內容,比如將地緣政治和尾礦庫等重要事項的提升列為重大風險,以突出重點,有效管控。
在供應鏈管控環節,企業采用基于風險的管理方法,通過盡職調查識別供應商風險的嚴重程度和可能性,通過差距分析進行持續改進。規范審計監督的制度和流程,一方面強化采購招標等重點環節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日常審計監督,另一方面重點開展工程建設和物資采購等重點事項的專項審計,圍繞關鍵環節,深入揭示問題,防范化解風險,調查懲處舞弊。
在治理層面,企業建立并實施了首席審計監察官制度。集團總部向下屬各生產經營單位派駐首席審計監察官。首席審計監察官實行輪換制,長駐現場,直接向集團總部報告工作。
因地制宜,貢獻當地經濟發展
“不管在哪里投資,都要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是洛陽鉬業海外履責的重要理念。通過與受采礦業務影響的社區保持溝通,了解社區的反饋和關切,并積極進行投資,建設基礎設施,為健康、安全和教育事業提供支持,創造本地就業和商業發展的機會。
洛陽鉬業TFM公司農業幫扶,番茄大豐收
洛陽鉬業的社區發展目標是基于對社區期望和需求的評估,從而制定社區發展計劃。洛陽鉬業國際礦區的社區關系項目以當地法律法規為指導,并尋求與國際標準及最佳實踐保持一致。在澳洲、巴西和剛果(金)礦區,外部溝通工作主要圍繞利益相關方溝通、社會風險和影響管理、社區優先需求和投資計劃來展開。剛果(金)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當地基礎設施落后,用電覆蓋率不到10%,自來水的覆蓋率不到15%,大部分的兒童未接受教育,醫療設備短缺,醫療費用昂貴。礦區臨近村莊、農業生產地區和兩個城鎮,面臨大量人口涌入和城鎮化的挑戰,在TFM的1,500平方公里的特許權采礦區內,城鎮和鄉村人口總數已達約40萬人。為了平衡企業有限的人力物力與當地外來人口迅速增長帶來的需求,洛陽鉬業加強了與所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合作,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礎上推出了《社會責任項目任務書》,承諾在2021-2025年為社區發展提供超過3,100萬美元的投資,覆蓋了衛生、教育、經濟發展、道路與橋梁、電力、體育、基礎設施、通訊等八個領域的社區優先需求。自從2016年洛陽鉬業進入剛果(金)以來,開展了大量社區投資項目,僅2020年投資總額就達1.56億元,極大改善了當地的民生,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樹立了中資企業的良好口碑。
洛陽鉬業TFM公司援建的迪貝塔醫療中心
洛陽鉬業的各運營單位分布在不同的文化和經濟環境中。與利益相關者建立起互相信任、開誠布公的溝通,可以有效緩解采礦業務的影響,強化采礦業務的積極貢獻,有效減少企業的社會風險。
針對公司在世界多地有分支機構的特點,洛陽鉬業加強了基于文化及價值觀多樣性基礎上的普世商業道德準則的研究,根據不同國別的特點設計了合規和反腐培訓。不僅設有《商業道德和行為準則》與《全球反腐敗賄賂》等模塊,而且根據不同業務單元的實際情況,還設有《多樣性、公平和包容》和《工作場合的騷擾》等補充培訓模塊。
為了進一步加強人權管理體系,洛陽鉬業于2022年下半年聘請國際人權專家進行人權盡職調查(HRDD),根據其內部政策承諾和國際標準制定保護人權的長期戰略。2022年,企業對標國際公認的人權領域,完成了對人權風險和影響的初步識別,涵蓋對工人權利、社區成員和交叉問題(同時適用于工人和社區成員)的風險和影響。
隨著礦區擴建工程項目的展開,有大量工程類承包商進駐,與承包商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人權等風險也隨之增加。洛陽鉬業開展了緩解承包商的人權風險的工作:加強了對所有承包商的檢查和監督,包括員工行為規范、勞動合同、薪酬發放、工作時間、工會組織和員工溝通、安全培訓和勞保用品發放情況、合規政策培訓等;針對定期檢查的結果,針對暴露不同程度風險的供應商,加強分級管理措施的執行,包括提出書面警告、定期整改、停工整改、終止合作等處分;加強對人權政策、零容忍政策和公司投訴熱線的培訓和宣傳;在承包商合同中鼓勵承包商尊重員工的自由結社權,鼓勵承包商發放生活工資。
在環境議題上,洛陽鉬業要面對各業務所在地不同的氣候、地理、生態和人文環境挑戰,以及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利益相關方期望。洛陽鉬業對標國際趨勢,參考業務所在地的環境法律和法規,通過設立長期戰略和短期量化目標,持續監督和提升環境績效。
2021年,公司確立了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兩大長期愿景,在環境方面提出了四個短期績效目標,分別是氮氧化物排放密度、硫氧化物排放密度、清潔能源占比和循環水占比。2022年,在氣候變化愿景的推進中,制定了“洛陽鉬業碳中和路線圖”,確定了 2030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和行動方案。該路線圖符合國際能源署凈零排放情景(NZE),滿足巴黎協定升溫1.5°C的進階要求,包括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并承諾投入不少于15億美元,用于實施2050年碳中和行動方案。
負責任的尾礦庫管理對于降低重大潰壩風險至關重要。洛陽鉬業建立并不斷完善工程設計、安全和環境管理計劃,實施一系列標準和流程,以降低與尾礦庫和蓄水壩相關的風險,以確保將尾礦對社區、環境和運營造成的相關風險降至最低。洛陽鉬業的集團尾礦管理標準和指引反映了六個治理關鍵要素,包括問責制、責任和能力;規劃和資源配置;風險管理;變更管理;應急準備和響應;審核和鑒證。
從嚴上要求,向實處著力
洛陽鉬業在海外的履責實踐,從主動接納到建立基于業務發展的社會責任體系,歷經了數次變革。隨著海外并購業務的發展,社會責任實踐也逐漸走出向嚴向實向上之路,為中國企業的海外履責實踐提供了一個借鑒和參考。
一、“走出去”伴隨高風險,企業合規需向嚴。社會責任不受國境邊界限制?!白叱鋈ァ逼髽I因投資項目周期長、涉及面廣,與民生、環境等領域密切相關,社會責任受到相關方高度關注。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型跨國公司相比,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時間不長,海外社會責任管理經驗不足,在海外運營風險愈加多元化、復雜化的挑戰下,海外社會責任問題依然是“走出去”的重要風險來源。中國企業的海外合規經營,不但要重視國際標準,參考國際標準和規范,比如聯合國的《全球契約》和《人權與企業指南》等,同時也要遵守東道國的法律規章和社會規范,與當地其他利益相關者保持共贏、和諧發展。
二、“落地生根”共命運,履責內容需向實。十里不同俗,國與國之間在自然環境、社會風俗、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中國企業在開展國際化經營的過程中,會面臨著差異較大的投資環境和利益相關者需求,以及參差不齊的社會責任歷史水平和現實壓力。因此,中國企業在海外履責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其海外子公司或分支機構所在國的環境和企業所在行業的特征,結合投資所在地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差異,有側重點地履行社會責任活動。企業在海外履責的過程中,還需注重當地文化的差異,尊重當地的習俗和傳統,積極參與當地社區的建設和發展,關注當地居民的福利和利益,急當地居民之所急,需當地社區之所需,讓社區以他們期望的方式共享企業利益,進而與社區保持良好的關系,將海外履責從“入鄉隨俗”邁向“落地生根”。
三、“水土適應”挑戰更多,責任治理需向上。國際化的本質是本土化。各國政府的治理層次不齊,企業在海外履責更需考慮當地的政治環境因素。尤其在“政府缺位”的國家,企業的社會責任部分承擔了政府的功能,海外履責也逐漸走向與社區共生共建共發展的模式?!白叱鋈ァ钡钠髽I需秉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構建科學的治理體系,以制度化體系規范和完善社會責任履責機制。責任風險可以及時從項目地管理傳導到組織決策,并納入決策機制,讓社會責任的實踐真正推動企業的海外發展。海外責任治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可以有效推動自身業務的發展、降低海外經營的風險,提升企業聲譽,還能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和“雙循環”等倡議的順利實施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