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16年,特步配了誰的速?
時代穿行而過,個體沉浮其間。舵手們憑著智慧和膽識,避開過暗礁,行過了急流,也在與風浪的正面交鋒中磨礪出沉穩。30多年來,晉江從福建東南沿海的小漁村蛻變為“中國鞋都”,誕生上百個體育用品品牌。
歲月激蕩,潮水退卻,有人黯然離場,有人仍在堅守。勇毅的舵手不斷擴展著世界的版圖,讓行業和民族的夢想免于擱淺。從一位跑者到一項運動,從一家企業到一個民族,所有人的命運正緊緊相系。
1998年,北馬在國內首次增設半程和迷你馬拉松賽事項目,允許業余選手參賽,這標志著國內馬拉松專業競技與全民健身之間的藩籬,就此打破。至此,馬拉松運動像漣漪一樣在中國緩慢擴散。
“圈子就那么大,幾乎每場比賽都能遇到熟人?!北藭r,馬拉松還是一門十分小眾的愛好,只有少數專業運動員和資深票友在從事長跑運動。與此同時,中國馬拉松與世界的差距,甚至還隔著一雙跑鞋。
在以往的馬拉松賽場上,中國跑者多數都穿著國外品牌的跑鞋。但事實上,中國人的腳型和歐美人截然不同。然而即使中國市場如此巨大,也鮮見國際大牌愿意為國人腳型進行對應的適應性調整,馬拉松的“中國速度”,只能寄希望于國人自己的品牌。
“國人腳前掌較寬且偏厚,足弓偏低,但足背偏高,后跟的寬度偏窄。馬拉松想要跑出‘中國速度’,需要有真正適合中國人腳型的跑鞋?!碧夭郊瘓F創始人丁水波看到了國人的渴望和訴求。
一家國民企業和“中國速度”相生相隨的歷史,由此開始書寫。據特步2023年8月23日發布的中期財報數據顯示,特步主品牌收入超54億元,帶動集團收人民幣65.22億元,漲幅將近15%。特步在2023年上半年的穩健財務,證明了品牌自身的韌力、應變能力以及對不斷變化的中國市場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意味著特步從空白到突破,從超越到領跑,已成為引領國際馬拉松賽事、國際跑鞋大獎的世界級中國品牌。數字背后,是跑者和特步16年間向前奔跑的故事,也有著關于“中國速度”新的敘事。
奔跑前的“熱身”
上世紀80年代初的福建沿海,一大批來自民間、能籌集到原始資本的能人巧匠,借“三來一補”的政策之機,“下?!逼鸺?。他們哼著“愛拼才會贏”的歌,載著家鄉的特產跑鞋一路闖蕩。
迎風“下?!钡亩媸掷?,年僅17歲的泉州小伙丁水波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民營的皮鞋廠打了多年的工,掌握了熟練的制鞋技術,還學習了不少鞋類市場知識,進貨、銷售渠道都摸了個遍。彼時,丁水波還只是一名“做夢都想當老板”的年輕小伙,有的是想要致富的樸素愿望。
泉州晉江,曾經的小漁村飛速發展成為現代都市,誕生了許多知名企業。(新華社/圖)
1500元資金,海邊的一個小棚子,成了他最初的起步資產。以外貿代工起步,逐漸將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晉江著名的“外銷之王”。
這是丁水波挖到的人生第一桶金,也是中國企業用勞動力紅利堆出的血汗錢——作為全球產業鏈中的下游“世界工廠”,真正高價值的品牌溢價,長期掌握在擁有自有品牌的國外企業手里。隨著90年代各大國外品牌來勢洶洶涌入中國市場,國產鞋廠們連這筆血汗錢也很難賺到。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體育用品行業迎來新的春天。市場內需不斷加大,國民企業建立自己的品牌迫在眉睫。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丁水波提出“時尚運動”的定位建立品牌,請來娛樂明星助陣,讓自家這個“土特產”有了響當當的名字,名為“特步”。
娛樂營銷模式,無疑是“抄近道”,但對于夾縫中起步的民族企業來說,這是唯一走得通的路。2002年首推的“風火鞋”,創下單品年銷售120萬雙的商業神話,“非一般的感覺”傳唱大江南北,特步的運動品牌時尚之路由此開啟。
隨著2007年國內馬拉松的萌芽,特步開始聚焦跑步賽道,并贊助馬拉松比賽,逐漸成為國內領先布局跑步市場的運動品牌。借著此后奧運東風的余溫,國產企業經歷三年快速擴張期后,沐浴著北京奧運會的最后紅利。
蝴蝶扇動翅膀,危機正在暗涌。時間來到2012年的冬天。國際市場動蕩,國內經濟放緩,各種成本飆升……“382億存貨,國人3年穿不完”的存貨危機全面爆發,中國鞋服行業也進入了“寒冬”。
除了宏觀環境因素,企業自身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當時,國內絕大多數服裝企業的產品銷售以批發、代理主導的大流通為主。盡管品牌意識在不斷加強,但仍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品牌。
“代理制運營模式,再加上時尚娛樂為主導的戰略,繼續往前無疑是一條死路?!倍∷ㄇ宄匾庾R到,當市場紅利盡消,粗放式運營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民族企業的變革無可避免,特步開始循序漸進調整摸索。
拐點發生在2014年?!蛾P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智能手機跑步app的發展也將跑步這項運動推向高潮。特步下定決心,給自己三年時間向專業運動領域繼續深挖。變化之下,是跑步研發、設計、產品、渠道和營銷的全線調整與跟進,企業即將經歷一番陣痛。
同一年,跑在合肥馬拉松上的吳向東,正在經歷相似的痛苦。
“爬坡”與緩沖
2015年10月,為了尋求更多突破,吳向東決心從半馬轉向全程馬拉松,但過程并不順利——2小時36分57秒,比第一次參加全程馬拉松的成績,慢了將近10分鐘。
他回想起自己小學五年級時,抱著鍛煉身體的心態報名參加校運會。沒人會想到看起來瘦弱的自己,竟在跑步這件事上頗有天分。以后的人生就這樣和跑步綁在了一起。高中成為體育特長生,被教練選中進入安徽省田徑隊,代表省隊、國家參賽,一路跑出了名堂。
2010年,在沒有相關賽事經驗的情況下,吳向東參加人生中第一次半程馬拉松賽,成績意料之中的不太理想,只以1小時09分位居第13名。直到2014年新安江國際馬拉松賽中,終于將半馬成績刷新至1小時07分。
以往只需要天賦和努力便能夠做到的事,如今卻復雜了許多。
“我跑崩了,速度越來越慢,但是你根本沒有辦法,還更累,很痛苦?!眳窍驏|坦言,在最后幾公里差點放棄,但他知道自己一旦停下,便再也跑不起來。
吳向東參加馬拉松比賽。
沉寂多年后,吳向東在2019年跑出220,個人PB小幅度提升。久經賽場的他,實力上已經有了絕對的提升,顯然已經不是昨日的心態和戰術。即便是在不同的賽道,“奔跑”這一動作,無疑具有相似性。
在特步三年轉型規劃的最后一年,財報上的數字并非是清一色增長,但丁水波認定能夠打贏這場翻身仗:“看起來是下滑,其實是一個表面的、短期的情況,這個動作做完之后,我們反而認為這是轉型的最后一戰?!?018年,特步同店銷售以中雙位數的速度增長,印證了他的判斷。
歷經三年的陣痛轉型,特步華麗蛻變,開啟多品牌戰略運營。這項源于品牌自身的發展與求變,剛好讓特步回歸運動本質?!皩W?專業”的強強聯合,使得特步對于全民馬拉松的布局如魚得水。
共赴競速之約
塵封了16年的馬拉松紀錄,終于有了新的突破。
2小時07分30秒,何杰腳踏國產跑鞋,在2023年的春天刷新了2007年任龍云創造的國人最高紀錄。自此,中國人的冠軍鞋從“洋”品牌更改為“中國跑鞋”,這一改變書寫著中國人關于“冠軍夢”的自豪,也凝結著特步多年的研發投入持續和創新。
2023年3月19日,何杰穿著特步160X PRO 突破中國馬拉松的最高紀錄。
從2015年開始,特步斥巨資建設世界級跑步實驗室X-Lab,一步步通過跑步科學實驗,設計出最適合國人的鞋型。
2019年首發的160X系列“冠軍跑鞋”,一經推出便斬獲多項全球跑鞋大獎。這一年,吳向東還在為超越對手而努力——突破自己的PB 220。
放眼整個中國馬拉松注冊運動員名列,吳向東在彼時只能算是一流,卻難以達到頂尖行列。這樣的迷茫,在2020年迎來了改變。從年初廈馬217,再到太原215,而后是南京212,吳向東一次次大幅PB。
“開了外掛”的背后,是別人看不到的厚積薄發。
五年間,160X冠軍跑鞋不斷升級迭代。從初代160 到閃耀于廈馬、徐馬賽場的160X和160X2.0,再到何杰打開中國馬拉松207大關的160X3.0 PRO。每一次專業功能上的突破和升級背后,都有研發和設計人員的反復斟酌。
從2019年到2023年,特步160X系列持續迭代升級。
從規劃前期的前代產品痛點剖析,到碳板的形態、弧度、外露面積的調整和修改,再到后期的實際測試,團隊人員不斷優化跑鞋的推進力,力求進一步的性能提升。如今,160X 5.0 PRO再次重燃中國速度,特步離造就“世界跑鞋 中國特步”的目標又近一步。
從2007年到2023年,中國馬拉松紀錄邁入207時代用了16年,特步打造世界頂級跑鞋裝備,助跑中國馬拉松運動也超過16年。截至到2023年7月31日,特步已經助力60位中國運動員斬獲292個馬拉松冠軍,僅在過去的一年,特步就斬獲了17個世界田聯標牌賽事冠軍。
命運的齒輪緩緩轉動,跑者吳向東和舵手丁水波,于2023年8月18日在長城腳下同臺展開對話。吳向東從沒想到,有一天可以穿著一雙為國人量身打造的專業跑鞋,幫助自己實現提速,有了這雙跑鞋的助力,他希望在今年的北馬上能夠再次刷新自己的PB。
2023年8月18日,“世界跑鞋 中國特步”特步品牌戰略升級成果發布會在北京長城舉行。
從半馬轉到全馬的經歷,曾讓他深刻認識到,馬拉松成績好壞的關鍵,不僅考驗速度,更考驗恒久的耐力。這是一位跑者的跑馬經驗,也是一家企業的成長秘訣。在這條不止于42.195公里的路上,他們有時緩沖,有時提速,仍在繼續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