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亮程和他的《本巴》:回到鄉村,重返童年

每當麥子長出來的時候,白發又白了一層,你是覺得憂傷還是喜悅?古人會覺得憂傷,但我覺得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一棵樹長得快腐朽的時候,你也達到了人生的目的,樹木和人類在某個瞬間同時感到生命的衰老,這就是萬物有靈。

(本文首發于2023年8月24日《南方周末》)

發自:新疆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3年8月11日,重回新疆鄉村十年后,劉亮程的長篇小說《本巴》獲得了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視覺中國/圖)

“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但是對寫作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新疆的風?!弊骷覄⒘脸炭偸沁@么說。

從烏魯木齊出發,驅車三個多小時,行駛三百公里,迎著新疆的風,菜籽溝村就到了。在劉亮程搬來之前,這里曾經是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最落后的村莊之一,十年一晃而過,菜籽溝已經成了一座著名的藝術家村。

五十歲上下,劉亮程感覺不論人生和寫作都處在一個恍惚階段,人到中年,即將變老,應該去向哪里?他知道自己還是會繼續寫,卻不知道可以寫到什么程度。他想:“我要做點事情,不能寫一堆東西把自己的人生荒廢掉。比寫作更大的誘惑就是做事情?!?/p>

他成立了一間小小的文化工作室,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性,還曾想過承包一座道觀,住在里面當道長,但奔忙了好一陣后,這個想法還是沒能實現。

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劉亮程走進了菜籽溝村,盡管這里離家鄉沙灣的黃沙梁村隔著四百多公里,卻還是成功地喚起了他的鄉愁?!霸诖酥拔覐奈磥磉^這個地方,來到這里之后,我決定留下來?!眲⒘脸虒δ戏街苣┯浾哒f。

為了保護這座心上的村莊,當天夜里劉亮程就起草了菜籽溝村老屋保護和未來發展方案,他提出自己想要搶救性地收購或者租賃一批農家閑置的舊宅院,招募藝術家認領做工作室,將菜籽溝村打造成新疆第一個藝術家村落,并希望將廢棄的菜籽溝中學改建成木壘書院。在劉亮程的號召下,有幾十位藝術家進入村莊,他們還成立了“菜籽溝藝術家村落”,由劉亮程任“村長”。

為此,劉亮程幾乎花光了當時全部的積蓄,僅僅是書院里一條不長的柏油路,就反反復復修了無數遍,用了幾十車石子,終于把路墊起來。春去秋來,木壘書院的每一處細節,都有劉亮程無限的心思在其中。

他在每天雞叫第一遍醒來,在雞叫第三遍的時候起床。在菜籽溝的十年,書院里有做不完的活,需要花不完的錢。劉亮程卻覺得十分值得,如果不是木壘書院,五十歲到六十歲的這個階段,又要做些什么消耗精力呢?“我總不能讓自己閑著吧?”劉亮程問自己。

寫作是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下地干活之余,他完成了兩部長篇小說,修訂了自己的文集?!皩懽鲗τ谧骷襾碚f可能是最不重要的一件事,它只是生活的果而已。經歷了廣闊的生活,只需要把它寫出來就行?!?/p>

2023年8月11日,重回農村十年后,劉亮程的小說《本巴》獲得了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拔业膬刃囊恢毕胫鴱膩矶疾粫L大的孩子,用天真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重新打量世界?!眲⒘脸淘诘弥@獎消息后,對家鄉的媒體分享了自己寫作這本書的想法。

劉亮程(左二)與友人們在新疆江布拉克。(南方周末記者 余雅琴/圖)

從黃沙梁到菜籽溝

1962年,劉亮程出生于新疆沙灣縣一個名為黃沙梁的村子,這里位于天山北部,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他放過牛,種過地,后來成為鄉農機站管理員。

勞動間隙,劉亮程開始寫詩。他曾自述是“一位心高氣傲的鄉村詩人”,感覺自己跟所有的農民都不一樣,走路的架勢不一樣,看天、看事物的眼睛也不一樣。

1994年,劉亮程離開家鄉沙灣,只身前往烏魯木齊,在一家報社做副刊編輯,每月工資450元。打工生活中斷了他的詩歌寫作,他開始轉向另外一種寫作體裁——散文。

他還記得決定提筆寫下散文的那天:“或許是在某個黃昏,我突然回頭,看見了落向我家鄉的夕陽……那里的漫天晚霞,一定把所有的草木、莊稼、房屋和晚歸的人們,都染得一片金黃,就像我小時候看見的一樣?!?/p>

劉亮程的幼年可謂不幸,八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五個孩子艱難度日?!斑@樣的童年,讓別的作家去寫,可能會寫成一部苦難史、一部不堪去回想的家鄉史。但是當我通過寫作重返自己童年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