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青梅酒縱深價值,梅見首開年份梅酒先河
中國青梅酒正在加速價值進階,邁向品類自我進化的新紀元。
2023年8月25日,青梅酒頭部品牌梅見在重慶江津白沙鎮重磅發布行業首批年份梅酒產品,并公開征集創始用戶。發布儀式上,重慶市公證處的公證員還對梅見年份酒的入壇時間進行了公證和封標。
這意味著,中國青梅酒專業化、技術化、規范化的陳年體系正在形成,有助于這一古老酒種的時間價值與風味價值得到充分釋放。
業內人士表示,梅見年份酒開創了中國青梅酒陳年先河,不僅將成為獨特的產品IP,更將引領整個青梅酒行業成長,打開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年份,是時間與風味的雙向奔赴
古語有云,“酒是陳的香”。眾所周知,一杯真正的好酒,三分靠人釀,七分乃時間見證,是匠心、歲月與風味多重雕琢的結果。世界酒種當中,無論是西方的威士忌、白蘭地、葡萄酒,還是中國的白酒、黃酒,陳年都是品質價值的重要刻度。
青梅酒是極少數具備陳年潛力的果酒之一。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顯示,青梅酒中豐富的有機酸含量、抗氧化作用的酚類及較高的酒精度是可陳年的重要因素。梅酒在壇陳過程中,青梅的獨特風味與酒液相融,隨著時間積累與年份增加,酸度降低,產生更多芳香類物質,從而帶來更加醇厚、香濃的口感。
此次梅見發布的梅酒年份酒為“三年陳”產品。它以中國原生青梅為原料,以優質單一高粱酒為基酒,選用傳統工藝制糖混合浸泡于陶壇六個月,并經撈果、封壇后,繼續陳化三年釀取而成。梅見“三年陳”酒體醇和,梅香濃郁,清新味長,具有多層次的豐富味覺體驗。
年份酒認定的關鍵在于確定酒齡,但成品酒往往含有占比不同的原酒,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年份認定的復雜性,因此市面上的年份酒存在標注模糊的現象。梅見通過嚴格的年份認證,建立了梅酒真實年份的陳年價值體系,對整個青梅酒行業而言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廠標自律,推動梅酒陳年體系成長
作為開創中國梅酒新紀元的標志性產品,梅見年份酒有著嚴苛的產品、工藝、技術標準,力求從產地原料到生產工藝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自律,建立自己的“廠標”。
梅見將年份梅酒的工藝流程和廠標自律總結為“時釀八序”:研梅、選梅、基酒、凈梅、浸梅、藏梅、酒齡、品梅。此外,還為年份酒設立了三個專屬酒庫,共計5000壇,約2500噸。
梅見年份酒廠標自律的背后,承載著一個豐富的品質價值體系,包括原生風味探索、青梅基地種植、供應鏈搭建、釀制技術、產品創新、質量控制、基酒存儲能力等。
事實上,梅見一直致力于推動青梅酒行業相關標準體系的建立。2022年,梅見推動了《青梅酒》團體標準的發布與實施。該標準從定義、生產工藝、技術要求、檢驗規則等方面,對梅酒的生產、檢驗、銷售等完整的產業鏈條提出了明確標準。而此次梅見年份酒以及其陳年標準、理化指標的發布,將進一步助力青梅酒行業走向專業化、技術化、規范化。
品類價值進階,中國梅酒開啟黃金時代
作為風靡千年的古老酒種,青梅酒正邁入一個嶄新的黃金時代。
中國是青梅酒的原生地,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消費基礎?!?022年低度潮飲趨勢報告》分析,2022年中國低度酒市場規模達到338億元,到2025年預計將超過7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其中梅酒的增長超過32%,發展前景廣闊。
今年6月的“2023年中國青梅酒西湖峰會”上,梅見與眾多青梅酒企業一起,發布了《青梅酒宣言》,倡導企業提升青梅酒的品質,積極進取弘揚中國青梅酒文化,持續不斷提升青梅酒品類的美譽度,為守護和壯大中國青梅酒品牌而合力共筑。
梅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頭部品牌的引領作用,作為新酒飲賽道跑出的首個10億品牌,梅見聚焦梅酒成長價值,從產品定位、文化表達、餐酒融合、標準先行等方面入手,開啟了中國青梅酒的振興之路。
外界期待,在梅見的頭部效應帶動下,未來市場能涌現出更多的年份梅酒和稀有酒款,共同抬高中國青梅酒的成長天花板,沖頂這一東方原生古酒的價值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