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奈德和他的偏僻之地

他的宇宙中心既在最遙遠最古老最原始的地方,也在他身邊的瑣碎事物與平凡場景當中,在當下的每一瞬間。他悟到的真理,從來不是與活生生的人和自然相去十萬八千里的抽象,這樣的智慧十有八九來自禪宗的教誨和他刻苦的實踐以及卓越的領悟力。

責任編輯:邢人儼

美國20世紀中后期著名詩人蓋瑞·斯奈德。(資料圖/圖)

從蓋瑞·斯奈德諸多詩歌、散文以及訪談來看,從他頗具啟示意味的生活方式來看,他在二十世紀中期加入極具挑釁意味的“垮掉派”運動因而篤定是一名“垮掉派”詩人,只是人們一廂情愿的誤判,實際發生的只是強力的舊金山文藝復興運動(大多數成員持反戰立場)引發的包括“垮掉派”成員和斯奈德在內的詩人們的親密接觸。盡管一開始他也像嬉皮士一樣短暫嘗試過迷幻藥,盡管他和“垮掉派”成員關系密切并且引導他們親近佛教,盡管他和“垮掉派”風頭最勁的詩人金斯堡在很多方面都很像——“兩人都尋求神秘的啟示,兩人都接受了有強烈政治色彩的宗教觀念,兩人都駁斥把詩人視為文人的看法”(《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埃默里·埃利奧特主編),但后來他根本不承認自己是“垮掉派詩人”。

“垮掉派”運動始于1955年秋舊金山“六畫廊”的那場詩歌朗誦會。金斯堡驚世駭俗的《嚎叫》是這場朗誦會的重磅炸彈。斯奈德朗誦的是《漿果宴》,這首小長詩后來成為他重要詩集《偏僻之地》的開卷之作。

斯奈德和金斯堡的差異,《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說得很清楚:

在生活方式和寫作風格方面,斯奈德與金斯堡非常不同。斯奈德年輕時學習過東方語言,當過伐木工和護林員,曾在加利福尼亞的荒野之中作長途徒步旅行,以后在日本的禪宗寺院里學習了九年。金斯堡是一個怒氣沖沖的城市彌賽亞;斯奈德則是一個孤獨的鄉村冥想者。金斯堡是瘋狂的、自我暴露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