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之下,如何開一場正常的醫療學術會議?
8月15日,國家衛健委在媒體問答中表態,規范開展的學術會議和正常醫學活動是要大力支持、積極鼓勵的。
曾參與丹麥一家知名跨國藥企審計工作的一位審計師稱,該公司每年在華贊助開展的學術會議達數十場,不少是在五星級酒店舉行。審計師會向酒店逐一核實,是否真的開會了?花了多少錢?
國內醫生需要每年完成不低于25個學分的繼續教育,學分與職稱考評掛鉤,每個地區規定不同。I類學分主要通過參會,一個會議多的話有三四個學分,低一點兩個學分,這也給全國各地的學術會議提供了一個人數龐大的聽眾群。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19年10月12日,沈陽,第十六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現場。本次會議為一類學術年會,與會代表五千余人參加大會。圖文無關。
原本熱鬧的醫療學術會議,遇冷了。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原定于2023年7-9月舉辦的數十場醫療學術會議、學習班、培訓班紛紛以“受客觀因素影響”,宣布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這與近期的緊張氣氛密切相關。2023年5月,國家衛健委聯合13個部門印發《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要求重點整治醫藥領域突出腐敗問題。其中明確提出,重點監管各級各類行業組織或學(協)會以“捐贈”、學術會議等名義變相輸送非法利益的違法行為。
不能對學術會議“一刀切”禁絕,這是醫學界及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的共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孫寧玲教授8月10日晚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認為學術會議是醫生們醫療信息交流、新知識傳播、疑難醫學問題商討的平臺,是促進醫生技能提高的重要一部分。
8月15日,國家衛健委在媒體問答中表態,規范開展的學術會議和正常醫學活動是要大力支持、積極鼓勵的。
北京大健康法商團隊負責人鄧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認定醫生是否借學術會議受賄的重要標準在于“是否以職權利益作為交換”。由于醫生的職業行為的自由度更高,判斷這一點是較為困難的?!叭绻啻问帐芮耶a生了實際影響競爭效果的,應當根據在之后發生的影響公平競爭的情況,追究先前存在的不當行為?!?/p>
延期會議正自查有無流程違規
LED大屏環繞的舞臺上,演講者在聚光燈下宣讀著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酒店會議廳座無虛席,聽眾則是年輕醫生、政府官員、藥企人員……這幅景象如何與醫療腐敗聯系在一起,是年逾七旬的心內科醫生黃榮梅所不能理解的。
真實學術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黃榮梅從醫生涯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是藥企舉辦的學術會議讓她跟上了外國研究者的步伐。黃榮梅表示,即使在信息便捷的現在,三、四線城市的醫生依然與大城市的醫生存在知識差距。如今她參加的許多學術會議是向同一醫聯體內的二級醫院醫生傳授規范的醫學知識,強化基層診療能力。
國家衛健委在8月15日的媒體問答中稱,需要整治的是那些無中生有、編造虛假學術會議的名頭,進行違法違規利益輸送,或者違規將學術會議贊助費私分的不法行為。
一位江蘇某知名藥企的醫藥代表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了典型的虛假會議的開辦流程。醫藥代表發起一個騰訊會議,邀請醫生們上線,然后將眾人的頭像截屏。接下來,他會以講課費的名義給醫生500至3000元的紅包。2023年7月以后,這一做法也暫停了。
江蘇某藥企市場部總監劉虎對南方周末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