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不如雞自己”:人到中年,她們為何赴港讀碩
劉雅茜表示,自己是211本科,丈夫是985碩士,“第一學歷像一個人的基因一樣,是沒法改變的。我們沒法接受孩子未來去上大?;蛘呷尽?。
“河南考生太多,我們確實卷不動。即便他最后考到六百多分,也只能上個非常普通的211,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br />
這種增長與香港的人才引進政策密切相關。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在招攬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將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逗留期限由一年延至兩年,為期兩年。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在招攬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將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逗留期限由一年延至兩年等。這些政策讓更多父母看到了赴港讀碩的機會。
遠離香港市中心的屯門青山灣海邊,與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隔海相望,一所只有兩棟校園綜合體的院校,正成為內地中年人求學的新目標。
這是一所正在謀求升格為大學的私立院校,QS世界大學排名中并沒有它的一席之位。校園面積7300平方米——約等于香港八大院校中占地面積最小的嶺南大學的1/18。一位香港本地大學生類比,“用內地大學的等級體系來理解,它是一個能開出本科學歷的大?!?。
早在2019年8月,43歲的深圳媽媽劉雅茜,就向這所與內地城市同名的香港珠海學院投出了碩士申請。
該校碩士研究生課程開設有13個專業方向。劉雅茜報讀的專業需修滿30學分,且GPA不低于 2.0(滿績為4.0),即可畢業。
之所以赴港讀這樣一個被稱為“水碩”的課程,原因很簡單:為了幫女兒拿到香港身份,以便未來參加香港“高考”。劉雅茜戲稱:“雞娃不如雞自己?!?/p>
香港共有15所高校面向內地招生,其中港大、港中文等8所院校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俗稱“港八大”,QS排名與內地頂尖985高校相當。
而這批“雞自己”的中年人,多半選擇“港八大”之外的7所院校。例如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恒生大學、香港東華學院等。
“父母總想為孩子做點什么。從‘雙減’前的校外補課,到高考移民,再到現在的赴港讀碩,本質都是相同的?!?在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王衛華看來,赴港讀碩的本質是教育內卷下的另辟蹊徑。他曾著有《教育內卷化的實質及現象學的破解之道》一文。
換個競爭池
和無數家長一樣,劉雅茜迫切地希望孩子能上個好學校。她自己是211本科,丈夫是985碩士,“第一學歷像一個人的基因一樣,是沒法改變的。我們沒法接受孩子未來去上大?;蛘呷尽?。
2019年,為陪伴念初三的女兒沖刺中考,劉雅茜從一家知名外企離職。
當年,深圳公辦高中的錄取率大約為44.5%,而劉雅茜的女兒當時的各科成績“慘不忍睹、狗見搖頭”,能否考上高中是個未知數。劉雅茜并沒有放棄,不斷向孩子嘮叨,“要努力認真、不要粗心”。
想法的轉變發生在某個凌晨。
當時距離中考僅有兩個月。劉雅茜半夜起床,路過女兒房間時,里面的燈依然亮著,她悄悄推開房門,發現女兒還在伏案刷題。
“怎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