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的最后時刻

“嫦娥一號”升空之后,工程人員就在考慮最終以何種方式終結它的生命?!拔覀兊南敕ㄊ且鲃咏K結,絕對不能被動終結?!?/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力遠

主動控制撞月是為二期工程積累經驗。而在此之前,“嫦娥一號”已經順利完成了它預定的四大科學目標

3月1日下午 1點鐘,歐陽自遠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在這里,他要跟“嫦娥一號”度過最后一個下午。3個多小時之后,“嫦娥一號”就將以粉身碎骨的方式結束自己的全部使命。

此時,“嫦娥一號”還運行于月球背面,所有人都在等待它從月球的南極冒出來。這是“嫦娥一號”環繞月球飛行的第482天。

最緊張的三個時刻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那個時候擔心多著呢,真的沒有充分的把握能一切順利發射升空,心里面提心吊膽,緊張得很。”歐陽回想當時的心情。“嫦娥一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探月衛星。

但那還并不是最令人緊張的時刻。真正最令人擔心的是十多天后衛星切入月球軌道的時刻。衛星的速度和位置必須調整到自身剛好能夠被月球的引力捕獲:如果速度太大,衛星就會與月球擦肩而過;反之,則會直接撞到月球上去。

歷史上,蘇聯和美國的許多月球探測器都是在這個階段失敗的。蘇聯的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在1959年發射升空,本來想要撞擊月球,結果卻以距月球近6000千米的距離飛掠而過,于是只好宣布其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飛越月球的探測器。同年發射的“月球2號”也并不進入月球軌道,而是直接撞擊月球,后來的“月球-3”才第一次進入繞月軌道并拍攝了歷史上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美國的第一顆月球衛星采取的也是撞月方式,當時并沒有能力使它進入環月軌道。

而“嫦娥一號”在沒有任何先期經驗的情況下要直接切入月球軌道。“我們第一次探月,能夠切入月球的軌道,得到比較清楚的照片,僅憑這個我就可以對探月一期工程打90分了。”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焦維新教授說。

“只要你當時在指控中心,看到孫家棟、欒恩杰我們三個人都相互擁抱而掉眼淚,就知道當時有多擔心了。”歐陽說,&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