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志:切·格瓦拉與游擊時代
隔著門,切·格瓦拉的手,離我只有咫尺之遙。悲哀的空氣,如凝固的旋律。人們都默默站著,無言地向烈士致哀。
責任編輯:馬莉
■聾子的耳朵
在這張照片被拍下的瞬間,他的手還沒有被砍下
不僅是看到它時,我只要想到它,就抑制不了難過的沖動。
一瞥之間,那張照片就鏤刻在我的心里。甚至我不敢放縱意識,讓那一瞥聚焦,讓藏在肺腑深奧的哀傷,清晰地浮現,慢慢地凸起。
我說的是切·格瓦拉殉難時的那一幀照片。游擊隊員被卑鄙地槍殺了,從美國趕來中央情報局的特務,風塵仆仆,監督驗尸。當他們圍住遺體打算砍下他的手之前,快門一響,抓住了賊的手,捕捉了犯罪的瞬間。
凝視著它,心里浮起的滋味,與肌膚觸碰撫弄著親人的遺體,并把它埋入墳墓的感覺,有一種逼真的類似。
親人的死尸——它隱喻的,是一種殘酷的親近。人一生只會有短暫的幾次或一次,能夠接觸和感受它。那種體驗無可言說。人雖悲慟欲絕,卻不忍撒手,那是血肉撕離,是名副其實的死別……
不,還必須是一具俊美的人的遺體,逝者生前常被人羨嘆其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