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起源揭秘
新的研究表明,水稻在中國長江流域首先栽培,中國南部和印度北部為水稻的兩個主要馴化中心,東南亞以及印度南部可能是水稻的次級馴化地區。
責任編輯:朱力遠
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產于亞洲,而且集中于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這三大地區。如同人類的起源有非洲起源(單一起源)和多地區起源假說一樣,為全球大半數人口提供主食的水稻也有一次起源(單一起源,single-origin)假說和多次起源(multiple-origin)假說。
水稻的一次起源假說源自2011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芭芭拉·沙爾(Barbara A. Schaal)和紐約大學的邁克爾·普魯加南(Michael D. Purugganan)發表的論文,他們認為,水稻的馴化只有一次,并非兩個亞種各自獨立馴化。他們采用的是分子生物證據分析和估計,認為水稻的起源約在8200-13500年前,起源地是在中國的長江流域。
這個水稻的一次起源假說一方面與已知的考古數據有一致的地方,但是僅憑分子生物學證據也還不足以充分證明水稻的起源和歷史。當然,水稻一次起源說與考古發現中找到的植硅體可以相互佐證。植硅體是硅沉淀在植物細胞或組織中形成的顆粒,由于性質比有機物穩定,可以在地層中長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