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故事丨峽河西流去
事后他對我們說,你知道你們那天喝的什么湯嗎?紅蘑湯!所有人又驚又喜,從此,紅蘑收入各家食材譜。這世上,很多價值的發現,并非出于刻意和莊重。
責任編輯:邢人儼
不覺就立秋了。
下了一夜雨,早飯時天晴了。俗諺說:晚上立了秋,早上涼丟丟。古老的東西里,胡言亂語的不少,但農諺從不欺人,空氣果然不那么悶熱了。玉米雖然還有一些在抽著紅纓,靠近地面的幾匹葉子,突然泛出了枯色。
廣西的朋友千里迢迢來家里,要看看我的生活和家鄉。2020年的這個時候去桂林做活動,她從柳州趕過來捧場,那些天,我臺面上私下里說得最多的,是我的家鄉景物,我的童年和少年,峽河兩岸的舊塵新聞,聽者很多人中了蠱,她大概就是一個。這些年,我習慣在朋友圈里分享老家四季的圖景,心慕者甚多,比如有一位上海的讀者,要租我家老房子用來讀書寫作,被我婉拒了。風景之地,多是生存維艱,我老家連公路也不通,上山下坡都要出一身水。
認識生活,最有效的,是從勞動開始。我和愛人就帶著客人上山采紅蘑。
峽河這地方,山上蘑菇種類多得數不過來,但人們大都不認識,連名字也叫不出來,當然也就不敢食用。它們一年又一年在山上自生自滅,像大多數人一樣,白白來世界走一遭。我尋思有一個原因大概是,這兒近二三百年里才有人煙,用一句流行的話說,我對這個世界不熟。我們這些后來者,對古老的隱藏于山林的蘑菇的認知無疑是狗子看星星。
但只有一種紅蘑例外,它又紅又艷,又鮮又美,常常用來做湯或炒雞蛋。這些年,也成為家家收入的來源之一。湖北的、河南的客商,開著車上門收購,至于最后落在哪家餐桌上,進了誰的腸胃,就沒人知道了。
我們從東山開始,翻找遍了整座山,一個下午,找了一竹籠,曬干了,大約一斤左右。比較起來,比往年收獲小多了。鄉村在衰落,為什么連蘑菇也跟著衰落,其中的道道詭異不明,就像另一個無解現象:井水隨主人的搬走而干涸。好在,作為體驗和待客項目,收獲不是目的。我們高興上山,愉快下山,不痛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