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的滑落,從選材開始
中國男籃在人才選拔、基本功、技戰術打法等方面都已全面落后。
責任編輯:陳雅峰
一勝四負、排名第29位,這是中國男籃出征2023男籃世界杯的戰績,也是中國籃球在世界杯(以往稱“世錦賽”)上的歷史最差戰績。無論是面對歐洲勁旅塞爾維亞、非洲新軍南蘇丹、美洲強隊波多黎各,還是來自亞洲的東道主菲律賓,中國男籃都以大比分失利,差距顯而易見。
人們紛紛驚呼,曾經的亞洲霸主中國男籃,正在快速地“中國男足化”。但實際上,中國男籃的滑坡不是今天才開始的,危機早已降臨。尤其是這三年來,由于客觀原因限制,聯賽的對抗強度低、對外交流的比賽減少,都讓中國籃球在一定程度上與世界籃球潮流脫節,外線打法、快速攻防轉換等都讓男籃非常不適應。
2023年9月2日,菲律賓馬尼拉,2023男籃世界杯17-32名排位賽,中國男籃75-96菲律賓男籃,以1勝4負的戰績結束了本次籃球世界杯之旅,無緣巴黎奧運會
問題的癥結并不僅僅在于教練或某個球員,也不僅僅在這支國家隊。對比世界籃球發展趨勢,有心人早已發現,中國籃球從選材開始就可能已經走入誤區。
籃球是“長人運動”,但身高不是萬能的
1950年出生的中國籃球名宿張衛平,曾以極具個人特色的解說陪伴了一代代球迷成長。許多球迷正是從他口中學到了各種籃球技戰術名詞,他的“打得不合理”等語錄,也是球迷們熱衷的段子素材。
張衛平
青年時期的張衛平曾是中國男籃主力,一度被譽為亞洲第一大前鋒(當時中國籃球界將這個位置稱為“二中鋒”)。1978年,中國男籃首次參加世錦賽,比賽地點也是在菲律賓,張衛平以場均25.3分成為隊內第一得分手。他是那屆世錦賽最搶眼的球員之一,場均得分排名第二。
即使在營養條件遠不如今的20世紀70年代,張衛平的身高條件也不出色。參加1978年世錦賽的那支中國男籃,全隊平均身高為1.94米。1.93米的張衛平偏偏打起了大前鋒,在籃下與一眾長人對抗。他的技術特點是基本功扎實、腳步靈活、籃下技術多樣,能背身單打,能強力突破,左右手能力均衡,全是練出來的。至于傳說中的超人身體素質、輕松暴扣和彈跳高度,也是靠每日加練得來的。
在籃球場上,不靠身高靠后天努力的例子很多。這屆世界杯比賽中,日本隊身高只有1.72米的河村勇輝表現出色,被球迷視為《灌籃高手》中的宮城良田現實版。另一位后衛富堅勇樹身高更是只有1.67米,表現同樣穩定。有球迷笑稱,這樣的身高放在中國籃球的青訓選拔里,可能面都沒見就被刷掉了,怎么可能成為職業球員。
2023年8月31日,日本沖繩縣,2023男籃世界杯17-32名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