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渴望和歸鄉的人:村小教育蝶變記

獻給鄉村教育貢獻者。

“群峰嵯峨,四時多寒,是為涼山?!边@是清代《寧遠府志》對涼山得名來由的記載。彝人自稱涼山地區為“斯普古火”,意為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區。

河谷縱橫,山勢連綿,群峰環抱,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被稱作“高山上的民族”。若想走這座山,步行翻山坡走土路,得花上好幾個白天的時間。這座山外頭是什么?從前的書里沒有給過答案。于是自然的難題帶來對未來的隱憂:若是山的外邊還有山,那這條走出大山的路,是不是永遠也到不了彼方。

但總有人偏不信這個邪。

走出去,迎進來

1988年,四川涼山州鹽源縣平川鎮,一些關于“走出去”的希望,在一間牛棚里萌芽。

當時最近的小學在鎮上,村里住得遠的孩子去上學,每天往返要徒步八九個小時,孩子們難以堅持。馬阿牛不忍看著他們失學,就向鄰居借了廢棄已久的牛棚,悄悄清掃出來。他徒步去鎮上背回十幾斤教材,往土墻上涂了墨汁做黑板,再用舊木板拼成桌椅——這是“園田小學”最初的模樣。

既當校長也當老師,馬阿牛的教鞭一執就堅持了三十余年,從牛棚、土坯房、鐵皮房出發,這座小學改變了園田村數百名孩子的命運。

2023年,這所幾乎全由支教老師撐起來的村小,在校學生達到86人,近兩年畢業了32名學生,都考入了當地的初中。

園田小學幫扶前后辦學條件對比

而八年前,懷著滿腔熱情來到園田小學的韋富寶,如今,已成為這里資歷最“老”的年輕老師。沒人想到他會留這么久,他自己也沒預料過。

起初他想著,待半年就回家,該干嘛干嘛去。但,半年又半年,迄今,他已經帶過了四屆畢業生,有近百名學生從他這里畢業。

真要說起來,在2020年之前,留在這里,“更多源于熱愛”。他喜歡和孩子們待在一起,喜歡上課,他會在周末約孩子們去爬山,他喜歡不遠處的阿壩和川西,喜歡這里隱秘而奇特的少數民族文化。但在馬阿牛校長去世之后,韋富寶覺得自己留下來更深層次的原因,變成“責任”——他不希望馬校長一生為之鞠躬盡瘁的事業無人支撐下去。

“把園田帶好,讓孩子們考上一所好學?!?,這是馬校長的囑托,也是當下真實存在于偏遠地區的現狀。再艱苦的環境里,教育從不缺席,因為一群不求回報的人會彼此吸引,始終站好老師的這班崗。

2016年,浙商銀行與園田小學結緣。2019年,園田小學正式成為浙商銀行成都分行“一行一?!钡慕Y對幫扶校點。

聯合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力量,集合社會各界資源共同發力,浙商銀行有關于促進鄉村振興的教育公益“園田樣本”初成。

而今,硬件設施越來越完善。園田小學的校舍已修繕一新,每一間教室都擺上了漂亮的課桌椅,配置了多媒體設備,明亮的護眼燈具。孩子們可以在塑膠操場上玩耍,也吃上了更有營養的早、午餐。教職工的住宿也有了獨立衛浴的條件,老師們再也不用“在黑暗中走到校園外上廁所”。

園田小學的孩子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

韋富寶來的時候,是浙商銀行與園田小學結對幫扶的第二年。不到十年時間,園田成為韋富寶的第二個家鄉,而他也成為園田小學發展的見證者。

剛到學校那一年,孩子們一個比一個拘謹、害羞,見到老師什么都不敢說。韋富寶曾經還和一個學生約定過,一周必須要對話20句。

如今,學生們早已適應以韋富寶為代表的從山那一頭“來”的支教老師們,在以彝語作為主要語言的平川鎮,園田小學的學生因此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比鎮里學校的孩子們好上不少”。

熱愛和責任之心并存的教育者和幫扶者從山的外邊來,為了讓孩子們不被環境條件所束縛,也為了給他們創造更多“走出去”的基礎。

更遼闊的遠方

為踐行“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承諾,浙商銀行積極響應“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號召,于2019年正式啟動“一行一?!?,意為“一家分行結對幫扶一所鄉村小學”。

幫扶的善意是飄散的蒲公英,絕不厚此薄彼。

港門鎮,一個廣東沿海小鎮,常住人口僅有三萬左右,距離最近的遂溪縣城也超過70公里。鎮上的中心小學,容納了1500余名適齡的孩子,這里也是學校副校長龐碧連的母校。

靦腆、內斂、羞澀的性格,在龐碧連看來,也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鄉村孩子們的特質,不愛表達感情,什么都藏在心里。

二十五年前龐碧連師范畢業,放棄家鄉以外的工作機會剛回學校時,校門很窄,鐵門推開的時候,會有吱嘎吱嘎的聲音。學校里是大片的泥土地,晴時塵沙飛揚,雨來泥濘不堪。家長離開港門外出打工,孩子們便留在村小,而寄宿制,則讓這里的學生們多以學校為家。多年以來,龐碧連每一天的24小時,幾乎都在此度過。

許是學校偏僻邊緣,教師資源總是青黃不接。龐碧連時常思考后也為此感到頭痛,總是在招老師,卻總是招不到人。

學校從前有一間圖書閱覽室,但常年關閉,即便有想讀書的孩子,也只能在門口眼巴巴地望著。彼時,師資僅夠維持教學任務,學校已無暇分配多余的教師來做書籍的借閱和登記工作,無奈只能暫緩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后來,學校建了新的圖書室,設在教學樓一樓,三間教室打通成了一個開放式的大閱覽室。

2020年,浙商銀行廣州分行介入幫扶后,配備了新的圖書和智能借閱系統,讓孩子們徹底告別“沒有老師就無法借閱”的困境。港門鎮中心小學的午餐會分成兩撥,沒輪到打飯的那撥孩子,許多會去閱覽室看書,很多時候看書入迷了,甚至會忘記吃飯的時間。

過去的三年,校園里有了路燈和新的籃球場,還有數十臺辦公電腦供學校各科室的老師使用。浙商銀行還幫助開辦了美術、舞蹈、籃球等興趣小組,聘請專業籃球教練打造“籃球特色”學校,邀請專業的眼科醫生、口腔科醫生到學校為學生們進行深度檢查……來自“一行一?!比轿坏氖刈o,正覆蓋到孩子重要成長階段中的方方面面。

港門鎮中心小學過去的水泥籃球場只留在照片中(受訪者供圖/圖)

“一行一?!表椖坑媱澐譃槎鄠€階段,從扶智到扶志,項目將沿著先改善基礎設施,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精神面貌的路徑前行。港門鎮中心小學就正在經歷著從硬件改善到軟件提升的革新階段,它的發展狀況,也清晰地展示了在教師和社會力量的努力下,中國鄉村教育發展的軌跡。

通過實實在在的公益舉措,新的風貌正在這些學校和學生身上悄然發生。

2020年,港門鎮中心小學學生參加遂溪縣組織的“學憲法、講憲法”比賽取得第一名,之后代表遂溪縣參加湛江市的市級比賽,獲得了全市第二名。那是第一次,小鎮里的孩子捧回了來自市里的榮耀。2022年,學校女子籃球隊參加湛江市中小學生籃球聯賽,一舉拿下小學女子組的冠軍?!巴ㄟ^教育縮短差距,在我們這里看到了!”提及這些經歷,龐碧連連聲感慨。

屬于孩子的未來,在一點一點被擦亮。在像龐碧連這樣駐守鄉村的老師們的心里,能夠幫助身處欠發達地區的孩子,自信盎然且精神富足地走出大山,是當下這個時代“教育改變人生”的重大意義的一部分,亦是教育帶來的積極回響。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硬幣的另一面,也清晰地告示著: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深耕的事業,耐心澆灌的花圃,往往在短時期內,難以看到規?;某尚?。

但一定有比“等待”更能促使改變發生的因素存在:不論教學條件如何優化,在振興鄉村教育的長期戰線上,教師始終是這一閉環中的中堅力量。

龐碧連從遙遠的邊陲小鎮走出去,又走了回來,25年來,她帶著廣闊天地曾賦予的能量和氣質,留在家鄉,再也沒有離開過。命運總會有相似的安排,在數十年的時間里,許多看過更遠的世界的孩子,還是會同候鳥一般,回到原點,為更多雛鷹護航。

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關鍵在于傳承,當更多年輕人走上這條信仰之路,善意才能在代際之間傳遞,鄉村教育的成果得以薪火相傳。

去年教師節,龐碧連的學生們在課前送她一個“驚喜” (受訪者供圖/圖)

相比“回來”后堅守了二十余年經驗豐富的教師們,大鄣山中心小學23歲的教師江俊杰顯得稚嫩不少。教書到第三年,他從山下的中心小學來到遠山上的辦學點。在大鄣山深處,在只有4個學生的村小,他當起了全級、全科老師,也兼任學校的修理工和敲鐘人。

這是一個有點“原始”的學校,原始到由一口垂掛在房梁的老鐘,左右著教育行進的節奏。鐘在二樓,教室在一樓,若是要敲鐘,得離開教室上個樓。慢慢地,江俊杰不再敲鐘,他自帶鬧鐘,鈴聲響了就知道該下課了。

聽上去艱苦寂寥,但當教育的炬火由上一代教師傳到他手上時,這位青年教師踏踏實實地踐行了自己的使命,最大程度地為孩子灌溉知識,播撒希望。對他而言,老師職責中的“教書育人”,與教書的環境、人數、學生水平都無關,本質上就是“教書”和“育人”。

剛到山上的時候,他花了一點時間來適應“吃不到燒烤”的落差感,但又很快調整了過來?!岸际墙虝?,我在山上也是教,在山下也是教,而且我和這里的孩子處得很好。感覺都一樣,在哪都是教書?!?/p>

江俊杰和學生們在課堂上(受訪者供圖/圖)

初見江俊杰時,浙商銀行南昌分行負責人對他印象極深:這樣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子,00后,為什么會在師范畢業后放棄山外萬花筒般的世界,愿意在這幾近荒蕪的地方獨自陪伴著這些孩子生活?!叭绻贻p人把這門職業當成謀生手段的話,我覺得他有更多方式?!?/p>

但如果從另一個視角來看,這件事又顯得順理成章,原因很簡單——江俊杰當年就是畢業于希望小學的學生。

時隔多年的接續跑,是教育傳承,也是使命擔當。教育情懷往往能跨越時間,在不同的時節、不同地點共同見證“教育”這件事的蓬勃發展,用行動詮釋“教書育人”這堂課。

而今,江俊杰在這里找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向。在還是學生的當年,他曾受過感召,如今,他,還有更多不知名的他們,已然成長為當下鄉村教育振興工作里勢不可擋的力量,反哺曾救贖自己的家鄉,也傳遞下一份希望。

更多的十年

9月份,江俊杰會帶著孩子們下山,回到中心小學,在那里,“一行一?!钡姆龀至Χ?,更為集中。

從空間上,更加全面地幫扶,從時間上,更加持續地幫扶,循序漸進地改善,是“一行一?!惫骓椖康哪繕?。對大鄣山中心小學的結對幫扶,南昌分行的規劃也在項目戰略的指導下,有長達十年的計劃。

“如果僅僅是外觀上做一些形象工程,當然可以很快。但我們想通過長期的過程,從軟硬件方面幫助學校實現整體質量的提升?!?/p>

不止于此,南昌分行也在策劃教師隊伍的支援和培訓引進,擬聯絡師范類院校進行結對培訓。此外,針對山區學校的老師,也計劃通過教師節表彰等給予一定獎勵,為優秀的師資力量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愿意回鄉、更加全身心地教書育人。

對浙商銀行而言,“一行一?!表椖拷^不是簡單一份短期的社會責任踐行,像任務一樣,做完了只似乎是完結了一項督辦?!澳呐略跁r間的流逝中,員工有來來往往,但他們也可以通過愛心的接力和傳承,一代接一代地,把一張藍圖繪到底?!?/p>

和城市的孩子們相比,大山里的孩子可能只差一間圖書室,一塊屏幕,一頓更有營養的午餐,一個打開心扉交流的機會,抑或是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浙商銀行希望盡其所能,從硬件和軟件上彌補教育過程中缺失的部分,彌合城鄉孩子的差距鴻溝。

2023年夏,結對學校的學生們前往杭州參加“浙銀·星少年”夏令營

十年時間不算短,而孩子們的一生很長,有很多人還沒有到結成果實的季節,所以還要靜待花開。教育本身就是長遠之計,長足的變化還需時間來校驗。

至今,“一行一?!币殉蔀檎闵蹄y行“善本金融”理念的重要實踐樣本。數據顯示,浙商銀行目前已結對鄉村小學30所,累計投入超過2800萬元,參與志愿者超1000人次,幫扶學生約1萬名。

但數據不是終點。幫扶最開始撬動的或許只是教育公平的微小一角,但隨著不斷的投入、活動范圍的延展、影響力的擴大,地域之間的溝壑或許也可以在這種精衛填海的決心下,不斷地被填補。代際更替間,鄉村教育的振興讓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大眾所期盼的教育普惠,必將在時間沉淀之后留下印記。

山的那邊,還有山。但沒關系,會有人進來,也會有人走得出去。

(專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