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新機遇、共謀新發展:中國借投洽會力促雙向投資
9月8日,以“擴大雙向投資 共促全球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福建廈門開幕。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白露之日,鴻雁來。東海之濱,鷺島迎來八方賓朋,共尋全球投資之機,共謀世界發展之策。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8日上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個團組、逾5.8萬名境內外客商,不遠萬里前來赴會。
投洽會是中國力促雙向投資和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以引領投資風向為鮮明特色。與會人士認為,在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全球貿易投資趨于疲軟的背景下,投洽會恢復“一年一辦”,對提振世界經濟增長信心、共促全球投資穩定的意義重大。
“今年投洽會聚焦全球發展倡議,恰逢其時,備受歡迎?!甭摵蠂Q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在投洽會開幕式發表的視頻致辭中說。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經合組織等12個國際組織參與本屆投洽會相關活動。
“作為投資合作的平臺和紐帶,投洽會能促進雙向資本、技術和人才的交流合作,從而促進全球發展?!眳穆摵蠂ぐl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主任武雅斌說。
本屆投洽會以“開放·融合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年度主題,將舉辦包括2023國際投資論壇在內的62場會議論壇研討活動,“領航中國·新興產業合作大會”等36場投資洽談、項目對接和投資考察活動,發布或解讀15項投資報告和專業研究成果。
以促進雙向投資為目的,投洽會注重“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招商引資尤其是引進外資,是投洽會創辦的初心。
9月8日,嘉賓參觀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我們看好中國的市場和機遇?!眳⒓颖緦猛肚碾姎庀踝硬AВ◤B門)有限公司總經理大橋伸夫說。過去8年多,這家公司已先后在中國進行四期項目投資,總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目前正加緊進行第五期項目建設。
隨著先進制造、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高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中國不斷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新機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投洽會上表示,中國在市場、制造業配套能力、數字化基礎建設、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比較優勢,而制度的穩定性、連續性、優越性是集成優勢,中國依然是吸引外商投資的熱土。
今年以來,商務部舉辦“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系列活動,外國投資者參與熱情持續提升。本屆投洽會期間舉辦的主旨論壇,以“投資中國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為主題,為外資企業深入了解中國營商環境、及時把握中國發展機遇搭建高端平臺。
圍繞“走出去”,本屆投洽會舉辦中國投資·跨境投資高質量發展論壇、中國企業“走出去”系列對接等活動。商務部在投洽會上透露,近年來,中資企業向東道國年均繳納各種稅費超500億美元,拉動當地就業近250萬人,為東道國乃至世界經濟恢復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穩固,對外投資結構不斷優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009.4億元人民幣,增長18.1%。中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5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
9月8日拍攝的在中國—中亞國家合作展區展出的縱列式雙旋翼無人直升機。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在全球航運業向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中國的資源、技術、產業都將發揮重要作用?!瘪R士基航運零碳業務總監卡里姆·法赫西斯說,“我們正在中國尋求綠色燃料合作伙伴,為實現更環保、更可持續的發展作貢獻?!?/span>
在武雅斌看來,以展洽結合的形式,投洽會成為檢驗項目技術可行性和市場可行性的很好渠道?!爸挥屑婢呒夹g可行性和市場可行性,同時又能得到投資者青睞的項目,才有好的發展前景?!?/span>
本屆投洽會設置12萬平方米展區,包括投資促進館、產業創新發展館和項目資本對接館三大區域,設中國展區、全球合作展區、中國—中亞國家合作展區等特色展區,以及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熱點專業展,還通過“云上投洽會”收集發布投資項目,助力中外客商共享發展新機遇。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副會長狄森說,在實現“引進來”“走出去”雙向并舉的同時,投洽會也為雙邊、第三方投資貿易洽談搭建大舞臺,引領國際投資新趨勢。
本屆投洽會設全球合作展區,有102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巴西、塞爾維亞、卡塔爾應邀擔任主賓國。
“我想邀請中國商人增加對巴西的投資,并參與我們的新型工業化項目?!卑臀鞲笨偨y阿爾克明在投洽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說,巴西希望發展綠色產業和碳減排技術,也計劃吸引尖端領域的投資。
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本屆投洽會的主賓省,甘肅省以“交響絲路如意甘肅”為主題設置整體形象展示館,共組織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六大產業123家企業參展,展品達390多種。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必須擴大開放,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共同發展?!笔澜缤顿Y促進機構協會亞太地區高級顧問安德魯·基布爾說。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