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奧本海默:超現實鏡頭、毒蘋果和沾血的手

諾蘭使用了現代敘事方法加上經典敘事功力,把一個多時空、人物眾多的故事講得線條清晰,從容不迫。

責任編輯:邢人儼

《奧本海默》取材自美國“原子彈之父”、曼哈頓計劃負責人、理論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真實故事。電影《奧本海默》(2023)劇照。(資料圖/圖)

《奧本海默》比我預想得好看很多!它把一個有料的人物,講得非常有料。

公映前,我大大低估了自己和中國觀眾的觀影水平,擔心這個作品不太親民。因為諾蘭用片段跳躍的方法來講這個人。而本片的人物又奇多,它的人物譜是電影史上第一“博士班底”。曼哈頓計劃的營地洛斯阿拉莫斯有著“諾貝爾獎獲得者集中營”之譽,奧本海默被稱為“營長”。諾蘭這回又長出了一雙剪刀手,還過了一下PS的癮,這大大影響作品的親和力。

結果,我自己看了一遍不過癮又去二刷。票房和評分比我估計的高很多,豆瓣評分8.8!觀影用戶的評分高達9.6。明年3月,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小金人,諾蘭至少捧回一個。

諾蘭“魔改”歷史場景

其實這回諾蘭講故事很老實了,他主要用三個時空完成敘事:1942年組隊造原子彈和奧本海默的情史、1954年對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審查、1957年對路易斯·斯特勞斯當商務部長的聽證。

這片子人物比較多,博士幾十個;鏡頭呢,剪得很快很碎,諾蘭用的不是分段講故事,而是片段跳躍式敘述。它的信息量特別大,鏡頭切換流動之間,發散出一種敘事文本的快感。影片的人物性格之間張力極大,彼此頂得住。臺詞都是來回辯駁,對話有張力,有含金量。其中關于美共的幾場戲臺詞寫得有厚度,寫出了20世紀初期紅色思潮席卷全球的世紀時髦。

諾蘭的臺詞功夫了得,他用大量對白作為串聯的針線,讓許多與原子彈貌似沒關系的劇情,像一盞盞聚光燈一樣匯聚到奧本海默身上。1954年奧本海默被審查的戲,諾蘭用了犀利的剪輯和互相撞擊的臺詞,把這一段寫得像法庭戲。他還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