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宣傳服務令”:“現身說法”的緩刑人員社區矯正

之所以特別為涉“詐”人員制定宣傳服務要求也與此類案件的特征有關,受案比例高、社會關注度高。

過去一年,各地區各部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舉措,狠抓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46.4萬起。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3年9月10日,北京市海淀區民警在指導市民下載全民反詐App。(人民視覺/圖)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023年8月30日,四川的肖某某(化名)在朋友圈連續轉發了5條推文,以及一條發布在他本人抖音賬號上的視頻鏈接,內容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反詐”。

在反詐風潮席卷互聯網的當下,這樣“現身說法”的反詐方式看似稀松平常,但少有人知的是,它們的發出者是一群曾近距離接觸詐騙行為的人。

2020年2月,在一名網友介紹下,肖某某萌生了偷渡到緬甸的想法?;I劃半年后,肖某某和妻子、表哥在蛇頭帶領下,爬山、過河,一路逃避邊防檢查,到達緬甸小勐拉,并在山上“科技園”內的一網絡公司謀到一份工作。四十天后,因工資不高且不自由,肖某某等3人選擇回國。

日前,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法院作出判決,肖某某因犯偷越國(邊)境罪被依法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五個月,并處罰金六千元。

事件并未到此為止。2023年8月21日,法院還向肖某某發出了一份“反詐宣傳服務令”,責令其在緩刑考驗期內依法進行社區矯正,矯正內容包括在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轉發反詐內容,“現身說法”。

公開介紹中,這是四川省內首份反詐宣傳服務令。在此之前,福建、江西也發布過此類反詐勸導令或服務令,2022年3月,福建省平和縣出臺的《關于“電詐”緩刑人員執行“反詐勸導令”的指引》(以下簡稱《“勸導令”指引》)還被視為全國首創。

“判處一個,教育一片”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的情況下,盧某還出售銀行卡為犯罪提供幫助。2023年5月8日,江西省貴溪市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盧某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