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岳飛初葬之謎

作為罪臣的岳飛,是被秘密埋葬的。二十一年后,岳飛得到平反,詔書命以一品改葬,但岳飛初葬在何處,卻因記載不明,成了千古之謎。新發現的信息見于《中興禮書》,這部歷盡坎坷的古籍,準確地記載了岳飛初葬地址。

責任編輯:劉小磊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飛被害于大理寺獄中。二十年后高宗禪位,孝宗登基的次月,紹興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1162年8月25日),下詔為岳飛平反。隨后,遷葬岳飛于西湖之畔的棲霞嶺。

如今,棲霞嶺岳墓已成為名勝之地。但岳飛初葬在哪里,卻成為千古之謎。筆者最近整理宋元岳廟文獻,有所發現,遂綴以成文,分享與同好。

回顧:錢塘門外與大理寺中

先回顧一下已知的歷史資料。

平反詔書下達時,岳飛遺體下落不明。八天之后,七月二十一日丙辰,臨安府傳來消息,找到了岳飛葬地。監察御史周必大在日記《龍飛錄》里寫道:

臨安訪求岳飛墳,在錢唐門外,當時私號“賈宜人墳”。今將以一品禮葬之。

周必大《周益文忠公集》卷一百六十四《龍飛錄》,清金氏文瑞樓抄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這是最早的信息。它表明,作為罪臣的岳飛,是被秘密埋葬的,借“賈宜人墳”之名,以避人耳目。遺憾的是,周必大所記過于簡略,只有大致方位——錢塘門外。

近年,考古部門在西湖六公園發現錢塘門遺址,并修建了一處別致的景觀。遺址前的簡介說,這是南宋錢塘門,始建于紹興十八年(1148)。其實,北宋就有錢塘門了,倒是未見有紹興十八年建造錢塘門的記載。由于考古發掘報告未公開發表,不知其根據為何。

錢塘門遺址。

另一條線索見于最早的岳飛傳記《岳侯傳》,作者不詳,撰寫于宋孝宗時期,收錄在南宋史書《三朝北盟會編》里。其中說:“(岳)侯中毒而卒,葬于臨安菜園內。天下聞者,無不垂涕?!睕]有葬地具體位置。

此后,《寶慶四明志·史浩傳》講:“岳飛忤秦檜,死于棘寺,蒿葬墻角?!陛镌崾钦f草草埋葬。棘寺即最高審判機構大理寺?,F在大都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的說法,指大理寺“在車橋西”,即今小車橋一帶。這完全失實。

岳飛被害于大理寺,作為見證歷史的重要遺跡,有必要多說幾句。

南宋紹興初,高宗駐蹕臨安,中央機構隨之遷來,大理寺被安置在錢塘縣治,縣治則遷往紀家橋。大理寺丞游佀《重修大理寺記》說:“六飛(編者注:皇帝車駕六馬,疾行如飛,故名)初駐蹕,寺以錢塘縣治為之?!庇捎诰喑情T、城墻非常近,所以大理寺司直(官名)陳璧《大理寺新渠記》說:“南渡初,寺在今錢塘門內,枕城一隅?!逼涞卦诔情T內路北,路南對面是金祝廟,約建于建炎四年(1130)。北邊是紹興十一年興建的太一宮,再北是十三年興建的景靈宮。兩者都是皇家祭祀重地,尤其景靈宮,供奉歷朝先帝,每月都要舉行先帝正裝出巡的“原廟”儀式。作為刑獄部門,大理寺與之相鄰,甚不和諧。于是,紹興二十年八月五日,高宗下詔將大理寺遷走。詔曰:“大理寺刑獄所在,與景靈宮、太一宮相近,令臨安府擇空地移置,如法修蓋。舊基撥入景靈宮?!焙髞?,大理寺遷到仁和縣治之西,景靈宮在此建了一座車馬門。

《咸淳臨安志》卷首《京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