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對父母謀奪財產、實施家暴豈止是“不孝”?
子女對父母的家暴,比較隱蔽,一般被視為家丑,遭受家暴的父母寧可忍氣吞聲,也不愿“毀掉”子女的前程,可憐天下父母心。
責任編輯:陳斌
很多人一提起家暴,立馬就會想起夫妻之間的恩怨。馮遠征在電視劇中塑造過的典型家暴男形象,經久不衰,也無形中讓人們把“家暴”定格為男人的“專利”。但是生活除了毒打人之外,也會非常耐心地教人掌握那些看似冷門的事實——譬如,家暴不僅僅發生在夫妻之間,有男對女及父母對子女,還有女對男及子女對父母。
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在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顯示男女遭遇家暴的差別不大,這和某種刻板印象大相徑庭。至于子女對父母的家暴,比較隱蔽,一般被視為家丑,遭受家暴的父母寧可忍氣吞聲,也不愿“毀掉”子女的前程,可憐天下父母心。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一起因老人不愿出租房屋遭女兒家暴的案件,具有典型性。該案中,馮某與柳某系母女關系,2020年初,柳某逼迫馮某搬至自己家中居住,以便將馮某房屋出租。此后柳某多次到馮某住所對其進行威脅、謾罵、恐嚇,持鐵錘砸壞屋內物品,并請搬家公司將馮某家中電器、家具搬走并更換門鎖,導致馮某無法進入其住所。
馮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并起訴請求柳某返還物品、恢復馮某對房屋的占有。珠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