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瘋人院之后——鄒宜均案奇特收治程序在法庭受審查

“我今天來是做一個公益訴訟。我們的制度存在缺失,存在安全隱患,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免于恐懼,都可能被綁到精神病醫院去”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溫海玲

鄒宜均被家人強制送入精神病院,后在朋友的幫助下才 “飛越瘋人院”,并出家為尼,又狀告家人與醫院。

醫院先抓人再查病的收治程序,被法院調查。目前無序的收治慣例也被眾多學者質疑,收治意見“被家屬全包”“病人成了醫院的財路”,正常人都可能以精神病人的名義被強制收治。故眾多學者和人大代表建議應立 “精神衛生法”規范收治行為。

而鄒宜均說,她所做的是公益訴訟,要讓正常人免于被收治的恐懼。

“如果精神病強制收治的法律缺失,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精神病人,被醫院強制收治。”律師黃雪濤說。

3月2日,她代理的鄒宜均案在廣州白云區法院開庭審理。2年前,鄒宜均被家屬送至精神病醫院,強制治療了3個月。

開庭時,黃雪濤備了不少資料,應對鄒宜均是否有精神病的法庭調查和律師辯論,但都沒有派上用場。這讓她很驚喜。以往的經驗,這類案件會糾纏在“是否有病”上,以致變成了“醫療糾紛”。“跟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法官審查的重點在強制收治的動機和程序上。”律師黃雪濤說。

“法官抓住了這類案件的關鍵所在,值得推崇。”公共醫學學者卓小勤說。

這不是一宗個案。9天后,廣州富豪何錦榮案在廣州荔灣區法院開庭審理。3年前,在一場家庭爭吵之后,他的妻子委托廣州市腦科醫院強制收治丈夫。

近年來,這類案件糾紛頻頻見諸報端。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的保守估計,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在1億人以上。其中大約1600萬是重癥患者。

鄒宜均案凸顯了巨大的司法價值。

收治程序被法官調查

法庭沒有調查病情。黃雪濤認為這傳遞了許多精神病維權人士所追求的司法正義:“除了健康人,法律也應保護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

庭審從上午8:45開始,持續到下午近2點。被告只有院方代表和鄒宜均家屬代理律師出席。合議庭3名法官均到場,法庭調查占了大部分時間。

黃雪濤回憶,一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