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于木,22個雕版再現一段原神璃月往事

楊家埠村的四季都是彩色的。紅灰相映的古建筑映襯著湛藍的天空,村莊里隨處可見各種式樣的風箏還有濃郁古樸的年畫。這個村莊坐落在我國山東半島的北部,村子的規模并不大。但這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孕育出了一群能工巧匠,每年能制作出千萬余幅木版年畫,遠銷全國乃至全世界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個小村里,仿佛無論是色彩還是時間都格外有重量,流動得比別處緩慢。

楊乃東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的第十三代傳人。他的日常,除了埋頭制作年畫之外,就是坐在店里招呼往來購買年畫的客人。這個畫面似乎定格了百年,從他的祖輩開始,從未改變。

百年來,一塊塊古老的刻版,一張張精心制作的年畫,它們共同見證了中國老百姓生活的變遷,也見證了經歷時間沖刷始終未變的過年情懷。楊乃東一家世代堅守在木版年畫的世界里,守護著歲歲中國年味。

雕刻時間

中國人常說“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對于發源自中華文化的春節,人們總是有著獨特的情感。無論平日里多忙碌,過年這件事總能讓人停下、讓人回歸。祈福辟邪、賞燈逛廟會、貼春聯年畫、吃團圓飯守歲……一樁一件都不能怠慢。

年畫最早起源于“門神”的故事。民間文學作品中關于門神的身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終歸可以總結為其可以驅除邪惡、守護門內一方安寧。千年的時間過去,年畫早已不再只局限于門神的樣式,但是它一直在履行著給人們帶去吉祥美好的祝愿的使命。

在楊家埠,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年畫。

要做出一張木版年畫,需要經歷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容不下誤差。最早,手工藝人需要先用木炭條或香灰作“朽稿”,即初版的草稿,在朽稿的基礎上再勾勒正稿,描出清晰的線稿,之后再反貼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再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最后再套色印刷、手工補色,并裝裱完成。

楊乃東家是木版年畫世家,年畫的“真功夫”——刻版是他們家世代手藝人的必修課。楊乃東的父親楊明智老先生曾被稱為“楊家埠年畫第一人”,楊乃東從很小就堅定:傳承木版年畫技藝是他的義務,做年畫是他要堅持一輩子的事情。

楊乃東說,一幅好的年畫,靈魂就在于雕版上。

刻刀是木版年畫手藝人的好伙計。為了能在雕刻的時候能如行云流水般得心應手,刻刀、立刀、挖刀、打刀、圓刀……這些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伙計”都是楊乃東親自制作和打磨出來的,為的就是落刀時的那一份靈活。為了讓年畫故事中的人物與情節真正活靈活現,楊乃東對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茍,小到刻刀的弧度,大到版面的印刷,他一向親力親為。雕刻出的線條是不是流暢、飄逸,人物五官的刻畫是不是自然生動,以及是不是能夠用細節呈現出人物應有的精神狀態和情緒,全都是精細活兒。雕刻時為了保證形象不走樣,還講究“陡刀立線”,也就是刻出來的線條深度與寬度一致。這些都要求手藝人精準判斷、一氣呵成,難度可想而知。

楊乃東雕刻過的木版自己也數不清。每刻一塊版,他都需要長時間鉆研,手里的刻刀也被反反復復磨得光亮順滑。從藝近半個世紀,他雕刻的不只藝術和風俗,還有時間。

新的故事

年畫的題材往往呈現出非常濃厚的地域和時代特色?!扒僧嬍哭r工商,描繪財神菩薩,盡收天下大事,兼圖里巷所聞,不分南北風情,也畫古今軼事”。楊家埠年畫從最早的逢年過節圖個吉利,有門神、財神、壽星等辟邪招福的主題外,后來逐漸衍生出山水花鳥、歷史文化故事等文藝題材,甚至還有打拳賣藝、升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主題。

光是經典的“門神”這個主題,在不同時期也衍生出了新的含義。如抗日戰爭時期,年畫藝人便結合了當下中國人民的境遇,把傳統的“神靈”形象換成了抗日的軍民,表達了中國普通民眾對于抵抗外敵侵擾的決心。

五十年前,楊乃東的第一幅年畫作品是跟在父親身邊依樣學樣的“財神圖”。半個世紀以來,他的雙手刻出過《二十四孝》《三國故事》《紅樓夢》《百花獻壽》等許多豐富生動的故事。

到如今,年畫工匠的手里,開始出現了航空母艦。楊乃東說,要讓人們更喜歡年畫,就不能只把年畫當作僅僅是過年看看的畫,更不能只是看起來充滿復古年代感的老舊物件。它們更是記錄當下年代的作品,有著每個時代的烙印。

2022年歲末,楊乃東創作了一個讓他興奮又緊張的新作品——游戲《原神》中的“五夜叉”形象。在游戲的設定中,浮舍、應達、伐難、彌怒、金鵬這五位夜叉跟隨在巖王帝君身邊,懲惡揚善,守護著璃月百姓的生活安寧。他們的故事,與年畫起源中“門神”守護家宅平安的寓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楊乃東很快就找到了感覺。

然而,制作這幅五夜叉圖的工序卻比傳統年畫復雜得多。

游戲角色的形象線條和傳統年畫形象有著很大的不同,楊乃東沒有急著落筆,而是先仔仔細細地觀察。五夜叉的五官細小、形態豐富,因此線條也非常復雜。然而即便難度如此高,楊乃東還是要力求還原五夜叉的神韻,在靜止的木版和紙張上,讓形象立體、靈動。此外,傳統的年畫一般只有三到六種顏色,而這幅五夜叉圖用到了二十多種顏色,許多色塊都非常小,任何一點誤差都可能需要從頭來過??痰栋l、襯、挑、復、剔,以及套版、試色、反復印刷,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耐心打磨,楊乃東終于完成了這幅作品。

這次木版年畫與《原神》的聯合,源于由《原神》推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指導、南方周末作為媒體支持、徐匯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進行特別支持的非遺傳承項目《流光拾遺之旅》。楊乃東非常欣喜參與到這樣的項目中,他知道,新的故事需要由新一代的年輕人譜寫。

守護文化里的慢時光

當下的社會節奏飛快。高速公路、鐵路的出現,讓出行變快;互聯網的興起,讓信息的交互變快。一壺好茶曾經可以坐在湖邊月下喝上一天,而現在一杯速溶飲料下肚可能只需要五分鐘。以前許多人跋山涉水只為前往廟宇燒一炷香,而現今的寺廟甚至開發了“線上燒香祈?!钡男聵I態……

但是在快速流轉的時間里,總有些深厚積淀的事物或是信念,是緩慢、堅定,甚至不變的。

《原神》以古代中國為原型創作的地圖“璃月”,從開放以來一直在與當代中國的年輕游戲玩家深深共鳴——那些以春節、中秋節為原型刻畫的節日讓玩家充滿熟悉的溫暖。各大游戲論壇中,也可以看到玩家對于“五夜叉”故事的熱烈討論。

之所以有這么多新生代喜歡這些《原神》中的故事,正是因為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深信著關于“守護”的美好傳說,而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守護與被守護的路上。年年歲歲花相似,在那個別具一格的楊家埠村,楊乃東家世代守護著木版年畫為人們帶來的年味;歲歲年年人不同,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老百姓每逢年末就絡繹不絕地帶著全家老小來光顧年畫店,誰又能說不是這些人心中對生活最樸素的愿望,守護了中國的文化遺產瑰寶呢?

如今,楊乃東的子女和學生已經開始逐漸接過他手中的刻刀。他們的加入,讓“和興永”的年畫有了新的味道——兒媳根據年輕人的喜好,制作了帆布包、抱枕、油紙傘、圍裙等一系列年畫周邊產品,得到年輕人的廣泛喜愛。每年都有大學生千里迢迢慕名而來,到楊家埠村向楊乃東拜師學藝。這些源源不斷加入的新力量,讓他對木版年畫的未來充滿信心。近年來,楊乃東還將目光放在了“讓年畫走出去”上。除了在工作室刻版、打理年畫店之外,他還獲得了許多前往國外進行文化交流的機會。他與他所代表的中國年畫魅力,已經在埃及、法國、韓國、日本等海外國家和地區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而讓木版年畫受到全世界歡迎的不只是這項獨特技藝本身,更是一種美好的精神力量——有千萬如楊乃東這樣的手藝人對傳承非遺的滿腔熱忱,更有中華熱土上所有普通人對于家國安好的心愿。

當非遺木版年畫與游戲《原神》產生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這正是在以一種創新的形式,守護當代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也許在屏幕前滑動滾輪感受游戲、欣賞年畫的某位新生代,在受到這樣全新的文化浸染之后,未來也會投身到傳承非遺的行列中去。在轉動的時間輪盤背后,這些年輕人將和楊乃東一家人一樣,成為中華文化慢時光里的守護者。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