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霍爾果斯“守關人”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鄭潔 方迎忠
民警對夜間出境的中歐班列進行監護
晚上10點,太陽剛剛落山,鐵軌和石子依舊炙熱,火車發動機散發出的高溫蒸得人難受。民警岳爽行走在熱浪中,叮囑各點位民警注意做好列車監護。
這里是位于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也是中歐(亞)班列西線大通道之一。鐵路貨場的四條車道停滿等待出入境的班列,后續等待入場的列車在遠方拉響汽笛。
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及周邊貨場
貫穿貨場東西兩端,有一條1050米長的監護路。作為霍爾果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以下簡稱“霍爾果斯邊檢站”)執勤三隊副隊長,岳爽在這條路上走過了11年,見證了鐵路口岸的開通和發展。
霍爾果斯有著一百多年的通關歷史,是我國面向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距離最近、最便捷的窗口。2012年7月,剛從軍校畢業的岳爽被分配到霍爾果斯邊檢站,那時這座邊城人口稀少,晚上10點以后大部分商鋪就打烊了,街上“連吃拌面的地方都沒有?!?/p>
上勤前,岳爽檢查民警的警容風紀
2012年12月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