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酒時有“趣商”嗎?
中秋佳節將近,抬頭看月懸天穹、低頭見銀輝滿地時,你會想起什么?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币磺Ф嗄昵?,李白酒后感慨道。賞月、喝酒、吟詩,是中國文人由古及今的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酒中寓詩意,詩中藏酒趣。酒與詩結下難解之緣,酒與文藝聯袂而行,成為積淀深厚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
飲酒擷趣
在大眾印象中,“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嗜酒如命的他,不乏談酒的詩篇,譬如專門詠吟飲酒樂趣的《襄陽歌》就直呼“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而談到比李白小11歲的杜甫,大眾腦海中容易浮現出課本插畫中那個瘦骨嶙峋、愁容滿面的刻板印象。實際上,杜甫也有豪奢放逸的一面。而這一面,往往會在酒后出現。
他在《壯游》中吟唱道:“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边@與他以往沉郁頓挫的風格迥異。最為經典的要數他的《醉時歌》,更顯得豪氣干云——“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p>
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統計過,杜甫現存的詩和文1400多首,其中談到飲酒的有300首,占比兩成多。而李白與杜甫的結識、交往和酬唱少不了酒作為媒介?,F存的杜甫給李白的15首贈詩中多首涉及飲酒,比如“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等。
與杜甫一樣,給世人的印象在酒后形成反差的還有蘇軾。這位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人物,在飲酒上卻與詩人詞客多能豪飲不同,是酒量小而酒癮大的“特殊存在”。他曾表示,“吾少時望見酒杯而醉,今亦能飲三蕉葉矣?!逼渲械摹敖度~”在古代是指最小的酒杯。從看到酒杯就醉到能喝上三小杯,蘇軾的酒量確實“堪憂”,卻不影響他對酒趣的體味。
蘇軾反對爛醉如泥,主張半酣微醺,這一點與現代文明飲酒觀念十分契合。無論是“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還是“我雖不解飲,把盞歡意足”,抑或是“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等詩句,都不難體現蘇軾飲酒上所追求的意趣和曠適。
對蘇軾而言,酒已經超脫了物質屬性,成為一種愉悅精神的飲品。在他的詩詞文中,“醉”字的出現頻率頗高,比如“醉歸扶路人應笑”“醉眼亂紅綠”“露濕醉巾香掩冉”等。蘇軾的“醉”并非飲酒過度導致不清醒的生理狀態,而是適度飲酒后酣暢和悅、朦朧微妙的“體感療愈”。
到了近現代,酒與文藝的緣分還在繼續。20世紀20年代,豐子愷應邀前往浙江的春暉中學任教。當年逢課余或節假日,豐子愷所居住的“小楊柳屋”都會舉行“酒聚”,擺上一張八仙桌,打開一瓶陳年酒,端上一碟下酒菜,三三兩兩的好友,或站或坐,邊飲邊談,作詩的作詩,繪畫的繪畫,意趣盎然。
豐子愷的酒量大,酒后“畫性”濃。他的名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就是在“酒聚”上,被夏丏尊、朱自清等人“慫恿”而作。這幅畫被朱自清收錄進主編的刊物《我們的七月》,是豐子愷第一幅公開發表的漫畫,為后來“子愷漫畫”成為獨樹一幟的藝術流派埋下伏筆。
與豐子愷一樣愛酒的,還有汪曾祺。詩詞歌賦、經傳野史、筆記雜談、戲劇評論、書法繪畫等,汪曾祺樣樣出彩。而他的創作大多在晚上、在酒后。他曾說過:“喝了酒才會來靈感,喝了酒才會不拘謹?!?/p>
據統計,汪曾祺的“酒齡”長達七十年。他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每周都要喝幾次,曾經醉臥街頭,被老師沈從文派人扶回家?!爱敃r是下了決心不再喝的,不想那酒的魅力太大,最終使我食言?!蓖粼髟鴮θ颂拐\地如是說。
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汪曾祺的飲酒風度——從不霸王式敬酒,既不勸酒,也不攔酒,喝酒時情感投入、雅興濃郁。為了喝好酒,他還“發明”了不少特色下酒菜,比如將油條切段,塞進豬肉,用面糊封口再油炸。
一杯酒,一世界。李白、杜甫、蘇軾、豐子愷、汪曾祺等文人藝匠在酒中“做真人”——釋放真性情、尋覓真趣味、品味真價值、引領真風尚——做人如飲酒,酒品見人品。大眾常把情商、智商掛在嘴邊,其實“趣商”也同樣重要,即成為有趣的人所需要的能力與特質,這在酒桌上尤為重要。酒是情感的寄托,亦是才情的助燃,不在量,貴在趣。
酒趣拾遺
在古代,喝酒往往離不開酒令。這種在酒席上助興取樂的游戲,興起于先秦,盛行于唐宋。不少古裝劇中的“名場面”——投壺,就源自于西周宴飲上的酒令“射禮”。
源遠流長的酒令文化孕育出不少專著,比如后漢賈逵撰寫的《酒令》、清代俞效培輯成的《酒令叢鈔》等。而《中國酒令大觀》一書就收錄了六大類酒令,包括覆射猜拳類68種、口頭文字類348種、骰子類128種、骨(牙)牌類38種、籌子類78種、雜類56種,共計多達726種。
不只專著,在出土文物中亦不乏酒令的身影。1982年出土的唐代銀器窖中就有龜負“論語玉燭”酒籌筒,其中藏著50根酒令籌,每一根上刻有《論語》語句和飲酒規定,比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上客五分”,意思就是除了主人外,貴客都要喝半杯酒。
文人喜歡喝酒時舞文弄墨,因此酒令也頻頻出現在詩詞歌賦中,例如白居易的“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而大眾所熟悉的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亦有“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的關于投壺的場面描寫。
在不少古典小說中,酒令的出場率頗高,像《水滸全傳》第102回《王慶因奸吃官司,龔端被打師軍犯》中就有“當下猜枚行令,酒至半酣”的描述。而對酒令描繪最經典也最生動的當數《紅樓夢》。
在第40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鴛鴦作為酒令官,與黛玉有一段精彩的對話。鴛鴦說:“左邊一個‘天’?!摈煊窕卮穑骸傲汲矫谰澳魏翁??!兵x鴦又說:“中間‘錦屏’顏色俏?!摈煊裨倩卮穑骸凹喆耙矝]有紅娘報?!边@是口頭文字類酒令中細分的“引用”,簡單理解就是引經據典。當時,黛玉只顧著不能輸,隨口就“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廂記》。寶釵當場就發現了,事后勸誡黛玉不能看這些“非正經書”,兩個人的關系也因此拉近。
酒令在《紅樓夢》中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還刻畫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同樣在場由鴛鴦發令,劉姥姥的回答就使“眾人哄堂笑了”。鴛鴦說:“中間‘三四’綠配紅?!眲⒗牙鸦卮穑骸按蠡馃嗣x?!兵x鴦笑著說:“湊成便是一枝花?!眲⒗牙岩贿呺p手比劃,一邊回答:“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p>
除了口頭文字類酒令外,《紅樓夢》第54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提到擊鼓傳花,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藥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提到射覆劃拳,第118回《記微嫌舅兄欺弱女,驚謎語妻妾諫癡人》提到擲骰子等,書中涉及的酒令種類甚是豐富。
很多酒令直到現在都還沿用,尤其是像劃拳、擲骰子等簡單直接的方式。但與古人相比,現代人的酒令略顯“才疏學淺”。
如何讓酒桌氛圍活躍又能沾點古人的才氣?為此,古井貢酒獨出心裁地“發明”了酒令撲克,并申請了外觀設計的國家專利認證。該酒令撲克共有108張牌,既可以當成傳統的斗地主、摜蛋等撲克游戲,又可以通過撲克的配圖了解古井文化,更重要的是采用謎面和謎底的方式發揮酒令作用,謎面多為經典詩句,謎底則為飲酒規則。
比如,黑桃10的謎面為“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就出自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其謎底為“抽簽者任選一人劃拳,負者飲”。在該輪次被罰者,就成為下一輪次的抽牌者。
又比如,方塊8的謎面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則出自李白的《客中作》;其謎底為“主人敬合席一杯”。在這種多人飲酒的情況下,就由上一輪次飲酒者從這一輪次飲酒者中隨機指定抽牌者。
在古井貢酒,除了酒令撲克外,還有一種妙趣橫生的“秘密武器”——步步高升酒具。該酒具同樣通過了國家專利認證,由形似商代酒具觚的酒杯和貌若井臺的托盤組成,融入了天圓地方的古代天體觀,又可拆解成小杯、大杯、托盤三種器皿,富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家哲思。
無論是酒令撲克,還是步步高升酒具,都是古井貢酒倡導文明飲酒、健康飲酒、快樂飲酒的體現,可以用“品正、器美、令趣、樂享”八個字來概括。
中秋佳節,與親友賞月共飲時,不妨以蘇軾的半酣微醺“理念”為指導,佐以汪曾祺研發特色下酒菜的“精神”,并配上心儀的酒令游戲,讓聚會的意趣更濃,讓飲者的“趣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