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滇緬——中國遠征軍作戰簡史
以杜聿明為首的黃埔系將軍們選擇了聽校長的話:回國。等待他們的是可怕的野人山——敵對的土著人、瘴氣、蜻蜓一樣大的蚊子、瘧疾、螞蝗……
1942年3月,國民政府決定派出一支精銳軍隊遠赴緬甸作戰。
此時的中國,大半國土已經淪陷,全部的出??谝呀洷蝗毡救苏碱I。對于一個連小口徑火炮都無法制造出來的國家來說,抗戰真正陷入了全面的危機。
在此之前,能夠輸送物資來華的渠道僅剩下滇越鐵路、香港、蘇聯和滇緬公路。隨著戰況的惡化,終于,中國人只剩下了滇緬公路這唯一一條物資輸送渠道。
1942年1月中旬,在長沙保衛戰中,第九戰區炮兵第一旅占據岳麓山陣地,戰斗最激烈的時候,炮彈告罄。第九戰區長官部電告重慶,軍政部回答:炮彈尚在仰光(緬甸首都、海港)待運。
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驚呼:“……倘若日寇進犯緬甸,斷我賴以生存之滇緬路,我后方軍民則無異困守孤城,坐以待斃……”
出征和失敗
緬甸,歷史上中國的附屬國、英國的殖民地,此時成了中華民族抗戰的一個關鍵點。
日本人自然也看出了這一點,1942年1月,席卷中南半島的日軍將矛頭指向了緬甸,出兵4個師團。他們的打算是徹底凍結中國人的輸血管,同時以緬甸為跳板進軍印度,實現和納粹德國會師中東的計劃。
英國不想失去印度這個最大的殖民地,中國要竭力保護唯一的出???。此前矛盾重重的兩個盟國終于在羅斯??偨y的協調下,達成了中國出兵緬甸的共識。
中國人派出了自己最精銳的部隊,遠征軍里有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杜聿明擔任遠征軍代理司令長官,率3個軍,10萬健兒揮師南下。
進入緬甸后,戰況初期差強人意。1942年3月19日,在離仰光不到50公里的同古,遠征軍200師殲敵5000余人。連日本人都承認這是東南亞戰爭中遭遇到的第一場大的戰役。
隨后發生的仁安羌大捷更是讓中國遠征軍聲名大振:4月19日,38師師長孫立人僅率一團,在仁安羌與7倍于己方的日軍作戰,最終成功殲滅日方一個精銳大隊,救出英軍7000余人,以及被俘傳教士、記者約500人。
這是遠征軍出征后第一個勝仗,孫立人因此獲得英國帝國司令勛章和美國豐功勛章。
這也是遠征軍的最后一個勝仗,此后的斯瓦逐次抵抗、放棄平滿納會戰、曼德勒會戰失敗,中英盟軍屢戰屢敗。
更可怕的是,日軍56師團包抄了遠征軍的后方臘戍。如果說工人階級是先鋒隊的話,這支由本州造船工人組成的師團可以說是日軍的精英,得到日軍第15軍直屬的重炮、汽車、坦克部隊和第5航空師團的加強,實際戰斗效能已經超過兩個日軍師團。
5月1日,曼德勒失守。
爭吵不斷的遠征軍終于到了一潰千里的地步,中國軍隊習慣性的敗逃,方向只有一個——回國。蔣介石要保留這支部隊,不允許他們向更有利的印度方向撤退。
孫立人的38師違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