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職兒女,是雙向奔赴還是逃離社會?

他們離開職場回歸家庭,是雙向奔赴還是逃離社會?從這些年輕人與父母的講述中,我們了解到成為全職兒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陳雅峰

(陳志彤/圖)

人一生下來最不費力就能得到的社會身份是“兒女”,隨著人生進程的發展,會得到各種各樣新的社會身份,包括職業、頭銜、人際關系、政治身份等等。當一個人打斷進程,偏離主流觀念所預設的人生軌跡,從社會退回到家庭,他可以用什么樣的詞語來定義自己?

20世紀80年代,英國社會將不就業、不升學也不進修的人概括為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這個詞語傳入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時采用了音譯“尼特族”,在中國大陸則被翻譯為“啃老族”。但“啃老行為”并不僅限“啃老族”,根據北京大學的一項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我國適齡勞動人口的“啃老”比例從2010年的不足2%躍升至2018年的40%以上。

日本學者山田宏昌在1999年提出“單身寄生族”一詞,比NEET更具體,用來指代一直拖延著不結婚,日常生活如居住和吃飯等,都依靠父母,而自己的收入則拿來當“零用錢”的人。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的男主角就是一名“單身寄生族”。

無論是“啃老”還是“單身寄生”,詞語本身就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并且僅以社會價值為衡量標準。在難以躲避的污名化語境中,一部分退回家庭的人選擇用“全職兒女”來定義自己。除去所有外在的社會身份,他們至少是父母的兒女。

全職兒女不算多,也并非一個可輕易復制的選擇,但卻引起了網絡上極大范圍的討論。比起全職兒女是什么,如何做全職兒女,我們更關心他們為什么放棄其他身份。他們成為全職兒女,原因不只出在他們自身,也跟他們所面臨的這個時代的普遍困境有著很大關聯,只是他們暫時沒能克服,或放棄了抗爭。

(陳志彤/圖)

單身寄居

在豆瓣小組“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交流的熱度已經退去,以前的舊帖不斷被新聞學、社會學的學生和記者翻出,顯示出對“全職兒女”濃烈的探究意味。這樣的探究有時候招致反感,有人不禁發帖問,“為啥突然間大家關注全職兒女”,回復的人大多認為是炒作和追熱點。

小組最活躍的時期是2023年1月至4月,很多選擇以“全職兒女”描述自己的人公開分享故事。這些故事中,快樂和輕松是少見的,焦慮和迷茫才是主調:“感覺自己價值感很低”“面對親戚尤其疲憊,父母有時候也會流露不滿”“第三周已經開始焦慮了”……有人還提到,部分成為全職兒女的人處在同輩壓力中,容易受創傷——他們脫離了社會主流的發展道路。

小組簡介中對全職兒女的定義與“單身寄生族”有些相似:單身青年,寄居父母家,享受父母的經濟援助。不同在于,全職兒女會通過付出一定的勞動來換取經濟援助,且并非放棄就業,而是保持學習,等待機會重回職場,或考公考研。

這一定義對于大多數20-30歲年齡階段的全職兒女而言,是符合的,盡管對30歲以上的群體不太適用。

西西今年26歲,她的情況正符合這些對全職兒女的定義。2022年12月海外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她經歷了申請博士和找工作的種種考量,最終選擇在家專心備考公務員。她的朋友圈背景是羅素的一句名言:“不要因為睡懶覺,而感到自責,因為你起來,也創造不了什么價值?!?/p>

西西認為專業對她的職業選擇影響最大,她學的是教育學,“我熟悉的兩個學習財會和市場營銷的同校同學,很快就入職了,一個進了普華永道,一個進了奔馳,但這些大廠不會要教育學的學生?!彼镜穆殬I規劃是讀完博士后進高校,但2022年申請的4個月里,她感受到巨大的壓力,12月份感染新冠疫情是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放棄了申請。后來無意中打開郵箱,西西才發現收到了英國伯明翰大學的offer,但那時她已錯過申請獎學金的期限,“自費百萬去讀一個文科博士,性價比太低?!?/p>

“一個985的文科碩士,不如一個三本的計算機本科?!蔽魑鲝男劫Y感受到了這一點。她的一位朋友計算機本科畢業后入職互聯網公司,幾年后年薪漲到60萬元。她在申請碩士時短暫地找過一份工作,月薪只有3000元。

這次考公務員,西西沒有像申請碩士時一樣一邊工作一邊備考,她發現現在的競爭太激烈了,近幾年考公務員的人數明顯上升。以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自2021年以來,報考人數每年增長50萬左右,2021年為151萬,2023年已突破250萬。

西西的父母支持她在家待業的決定,她爸爸對她說:“不著急,可以慢慢找一個你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彼囊幻瑢W沒有這樣幸運,即使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但碩士畢業后父母非常希望他盡快就業,他只能匆忙找一份本地中專院校輔導員的工作,月薪兩三千,工作非常累?!八肟家粋€編制,但下班之后完全沒有精力復習,于是陷入了兩難境地:放棄現在的工作,舍不得,怕之后找不到別的工作;不放棄吧,又累又不快樂錢又少?!?/p>

有了同學的前車之鑒,西西安心在家準備省考。她家的財務由父母和她共同打理,她可以自由支配存款的零頭,足以覆蓋她的生活花銷,但她不用承擔家務,“我主打一個陪伴?!鄙洗髮W后,西西很少這樣長時間和父母住在一起,媽媽珍惜她在家的日子。每天晚上,父母在客廳看電視,西西在一旁跳健身操。有一天西西回自己房間運動,媽媽很不習慣地問:“你今天怎么不在外面跳?”

西西家里不缺她上班每個月賺的幾千塊錢,父母也不催她工作,但她還是會感到焦慮,她覺得在家的日子一事無成?!拔覀冊谝粋€結果導向的社會里,我沒辦法坦然接受人生不是賽道是曠野的觀點,還是被社會主流價值觀裹挾了?!?/p>

職業價值

豆瓣小組里有一個提問帖,“為什么會成為全職兒女?”16個回答中,“不想工作/找不到工作”這一理由占了11個,其中包括畢業即失業的年輕人。2023年,年輕人失業率持續上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