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歌:英語世界里的少數族裔
“用中文寫作時可以想象我的讀者。但是用英文寫作時,我無時無刻都有一種恐慌——想象不出讀者的樣子,TA肯定不是白人,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人——沒有面容沒有身份。我也不是第一或第二代移民,只是一個暫時困在那兒的人,假想讀者成了我最大的問題之一”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成都
責任編輯:楊子
(馮小平/圖)
2017年夏,某日,顏歌正在都柏林一個診所給滿月的兒子打疫苗,突然收到愛爾蘭作家露茜·考德威爾(Lucy Caldwell)的郵件,約她為費伯(Faber)出版社的短篇小說集《Being Various: New Irish Short Stories》(《各不相同:愛爾蘭新短篇小說集》)寫一篇小說。露茜是這部合集的編輯,她看過顏歌發在《愛爾蘭時報》上的兩篇小說,覺得有意思,就找了過來。
顏歌至今還記得自己當時的震驚:首先,她是一個外人,愛爾蘭文壇誰也不認識她,她只在報紙上發過兩篇小說;再就是,她在愛爾蘭只生活了幾年,怎么就成了愛爾蘭作家了?
在那封讓顏歌產生不真實感的郵件中,露茜大大拓寬了愛爾蘭作家的概念——這概念應該包括出生在愛爾蘭但成長于別處的作家、從別處來選擇以愛爾蘭為家的作家,也包括那些不知怎的發現自己就住在了愛爾蘭的作家。
接下來的事情順水行舟一般展開。顏歌寫了一個發生在都柏林的故事《情陷亞歷克斯》(How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Well-Documented Life of Alex Whelan),受到好評,被放在了這部愛爾蘭新短篇小說集的第一篇(2019年出版)。隨后,《各不相同:愛爾蘭新短篇小說集》的編輯、費伯出版總監安格斯(Angus)得知顏歌在創作一部短篇小說集,就找到其經紀人麥特(Matt),希望她給費伯獨家預覽權。
顏歌小時候在家鄉郫縣望叢祠
費伯是1921年創立的一家純文學出版機構,出版過13位諾獎作家和6位布克獎作家的作品。不會有天價的稿費,包裝推廣也不像新銳公司那樣砸錢。如果不給費伯,經紀人會把作品提交給各出版社,如果多家出版社搶稿子,就會拍賣,結果是書稿有可能賣到一個比較高的價格。
但麥特認為費伯對于顏歌的作品是合適的,它品質穩定,負責任,可以長期合作,而且這本書的編輯是石黑一雄和塞巴斯蒂安·巴里的責任編輯。
最后費伯得到獨家預覽權。
獨家預覽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天。費伯反應很快,星期五發出,星期三就給了報價,雙方討價還價后,周四就確定要買兩本書的版權,包括已經完稿的《在別處》(Elsewhere),還有一本計劃2024年交稿的長篇《目的地酒店》(Hotel Destination)。
“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差不多被買斷了?!鳖伕钁n慮的是,第二本按合同2024年4月就要交稿,而因為中文小說《平樂縣志》的拖延,所有工作都滯后了。
將拿下顏歌這部短篇集和2024年這部長篇版權的還有美國老牌文學出版社斯克里布納(Scribner)。斯克里布納當年出過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后被西蒙與舒斯特并購,成為該公司的旗艦出版社,既出安妮·普魯(Annie Proulx)這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