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德:古典音樂是最高尚的財富
美籍華人郭維德在全球500強企業擔任要職,并對西洋古典音樂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這種情況在西方發達國家中不占少數,但在中國 還比較新鮮。
美籍華人郭維德在全球500強企業擔任要職,并對西洋古典音樂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這種情況在西方發達國家中不占少數,但在中國 還比較新鮮。
郭維德是IBM大中華區企業公共關系部總經理,他有著一派含而不露的謙謙紳士風度-總是親自到IBM大樓的樓下來接人,進電梯、進門,必禮讓他人,上身必稍稍前傾……他還有另一知名身份-資深古典樂迷:他有規模不小的唱片收藏,包括三大男高音的簽名唱片;他是很多國際音樂節的???,與許多知名音樂家是好友;也曾參與籌劃北京國際音樂節及各種音樂會。
外企里的音樂發燒友
古典音樂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每次聽音樂,必拋開一切事情,坐下來全身心地欣賞。當時攝影師給他拍照,建議他帶著耳機擺拍,但令人驚訝的是他說自己沒有耳機,"我從不用耳機,用耳機聽古典音樂不免有些隨意。"
認識郭維德是在東莞,那天正和廣東省文化廳領導共進午餐,"不速之客"閃現,領導邀其入座,開始"夸夸其談"。正聊著音樂劇《蝶》在東莞首演,郭維德說正巧在東莞參加一個博覽會,也去看了一下,覺得字幕板有待改進,遂拿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教材"供領導參考,其熱情的參與精神,可謂"專業"。
幾個月后,慕尼黑愛樂樂團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上演,開演前,郭維德早早地等候在音樂廳外,手里握著價格不菲的門票,和各路愛樂者閑聊。這次他又正巧在杭州開會,自己買了票,坐了火車來,等音樂會結束后,他還要趕回去開第二天一早的會。
"其實正巧與否,在于人內心的向往程度。杭州到上海這幾百公里,已經是距離非常近的正巧了。"郭維德說他平時工作相當忙碌,年假成為他一年一度的音樂盛宴。"每年的年假,我都要選一個從未去過的音樂節。"
這可不是吹的,2008年10月,郭維德剛剛應邀到波蘭華沙,參加有著"波蘭貝多芬"之稱的潘德烈茨基的75壽辰慶典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成為波蘭整個國家的關注焦點,在音樂會的最后,全體聽眾起立,齊聲合唱。"早在5年前,他就參加過潘德烈茨基的70壽辰慶典音樂會,潘德烈茨基是他的老朋友。
最近幾年, 郭維德還去過羅馬的"克勞迪奧·阿巴多音樂節",還有他向往已久的圣·彼得堡"白夜音樂節"。他對世界各大音樂節了如指掌,平時盡量把出差時間調整到與某個音樂節的時間表一致,一下飛機便直奔音樂會的場景時有發生。
與生俱來的主業--音樂
郭維德生于美國長于北京,英文名Victor Kuo。童年時聽到父親收藏的黑膠唱片,貝多芬的《田園》、莫扎特的《費加多的婚禮》……視為至寶,一遍遍地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上世紀六十年代,郭維德考入北大物理系,隨后擔任北大管弦樂隊的指揮,周末經常騎自行車去聽中央樂團的演出。那時的愛樂者都對俄羅斯音樂懷有特殊的感情,郭維德也是如此,前兩年進行"俄羅斯音樂之旅時"他還特意去了趟柴可夫斯基故居崇敬地瞻仰了一番。
"文革"后,郭維德曾通宵排隊買音樂會門票。他第一次去美國音像店是在1979年,那時中美剛剛建交,一走進美國音像店,他就被那些唱片給震住了。郭維德說,"聽音樂不僅是個人愛好,也是一項社會行為",古典音樂不單是西方的,"而是世界性文化"??v觀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從1920年最早設立的北大音樂傳習所,到如今古典音樂的每個領域,都有華人身影,其間的經歷便是一部"音樂社會學"。
郭維德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可以稱得上深情而專一,其他如爵士樂、搖滾樂,他都很少涉獵。受他的影響,經常與他打交道的一些外國官員和企業家,也成了古典樂迷。他的工作讓他的視野異常開闊,他不僅關注各大音樂節和音樂家,一些對古典音樂長期進行贊助的企業動態他都了如指掌。像當初,美國雪佛龍德士古石油公司在其總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圣·拉蒙市宣布,公司將在大都會歌劇院2003-2004演出季結束時終止對該歌劇院全球無線電轉播節目的贊助。郭維德還為此以《環球音樂》撰寫一篇文章進行評論,扼腕嘆息。
聽古典音樂多年,郭維德交游甚廣,他的音樂家朋友名單上有潘德烈茨基、郎朗、馬友友等一長串名字。他說,音樂家應該成為聽眾的朋友。他還認為,"古典音樂是最高尚的音樂財富,但并不是高不可攀,音樂就像太陽的光,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郭維德已經憧憬著退休后的愿望了-開一間Victor's Opera Café(維克多的歌劇咖啡館),他去過維也納的Peter's Opera Café,老板Peter會講卡拉揚的故事,店里播放古典音樂,掛著很多簽名唱片,郭維德留心查看一番,暗自竊喜,"沒我的多"。
看遍了國際各大音樂節,但國內音樂會門票價格卻讓郭維德感到難以接受,因為"票價反映的是消費水平,而不是看折合成美元多少錢","古典音樂不應是奢侈品,而應是普及之物,但是現在音樂會的運作方式把很多真正的音樂愛好者拒之門外,結果變成附庸風雅的消遣品"。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