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艾共生,科學診療,定期檢測病毒載量是關鍵
對于HIV感染者而言,除了通過積極治療控制自身疾病進展,如何避免病毒傳染給自己的伴侶、家人同樣是感染者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事實上,如果HIV感染者盡早開始科學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并保持良好的服藥依從性,只要保持HIV病毒的長期持續抑制,那么,將病毒傳染給性伴侶和他人的風險就幾乎為零。
近20年來,我國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人群規模增長迅猛,2012年以來病毒載量檢測比例持續穩定在90%以上,正在接受ART者病毒載量抑制比例穩步提高并保持高水平,截至2021年,感染者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ART)的比例為93%,病毒載量檢測者中95.4%的感染者實現了病毒學抑制,但病毒得到抑制,就代表病毒完全被清除,沒有傳播風險了嗎?
即使檢測結果“達標”,長期治療仍不可掉以輕心!
HIV傳播風險和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載量密切有關,如今,HIV病毒載量檢測”達標“備受重視。隨著醫學和創新藥物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HIV感染者已將愿望變為了現實——連續6個月以上檢測的病毒載量低于50拷貝/毫升,也就是俗稱的HIV病毒載量“達標”。
蔡衛平教授介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現存HIV感染者122.3萬例,報告死亡41.8萬例,新報告10.78萬例,較2021年下降16.7%,整體疫情持續處于低流行水平。盡管這其中可能有新冠疫情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我國近年來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積極推廣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和病毒載量檢測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U=U的概念僅限于性傳播途徑”,蔡衛平教授提醒,”即使病毒載量低于目前最敏感的檢測下限20拷貝/毫升,艾滋病病毒仍然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比如在輸血時,會把血液中的細胞和血漿都同時輸進去,細胞里面的HIV病毒仍會發生傳染?!八?,僅僅HIV病毒載量檢測’達標‘并不等于艾滋病治愈,感染者仍然要長期堅持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實現持續的抑制病毒復制和長期治療成功?!辈绦l平教授強調。
實現艾滋病病毒載量”達標“記住六字訣
那么,要想實現HIV病毒載量檢測”達標“,HIV感染者應該如何才能做到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華教授將其總結為“六字訣”:早、快、強、易、久、長。
李凌華教授進一步解釋:“早”,即只要確診了HIV感染,就要盡早啟動抗病毒治療,按照《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的要求,”一旦確診HIV感染,無論CD4+T淋巴細胞計數多少,均建議立即開始治療。有條件的患者可考慮快速啟動抗反轉錄病毒治療(ART)或確診當天啟動ART。 “快”,即要盡可能的把病毒最快速地降下來,這樣有利于感染者免疫功能盡早恢復;“強”,即選用藥效更強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如今抗病毒藥物的病毒抑制率可以達到95%以上;“易”,即藥物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感染者容易接受;“長”,即能夠減少服藥的頻率,提高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久“,即藥物耐藥屏障要高,感染者能夠持久地服用且不易出現耐藥。
定期隨訪和檢測病毒載量,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選擇合適的藥物并且保持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是持續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基礎,但僅僅一次或幾次“達標”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了。堅持定期隨訪和檢測以保證長期持續的病毒學抑制和病毒載量“達標”,才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
“對于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的感染者,必須定期到醫院做HIV病毒載量檢測?!辈绦l平教授指出,《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對感染者抗反轉錄病毒治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議對所有感染者治療前都要進行核酸檢測,查清病毒載量基線水平以確保后續治療質量,使用檢測下限最少是 50 拷貝/毫升以下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精準的治療水平?!俺跏贾委煏r,應該三個月去醫院做一次病毒載量檢測,穩定以后可以每半年檢測一次,每年至少進行2次病毒載量動態監測。因為等感染者感覺到有副作用時,很可能已經晚了,并且有一些副作用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不可逆的;另外從U=U角度來說,要求是持續檢測不到病毒,而不是感覺不到?!辈绦l平教授補充道。
李凌華教授分享道,“我也碰到不少感染者,有些是自己聽病友說某個藥效果好,自己就從院外購買了服用,但服用一段時間后,發現效果并不好,而且還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包括腎臟損傷等。還有一些感染者在治療時因缺少醫生的隨訪督導,出現了漏服的情況,也導致病毒載量發生變化,最終都導致抗病毒治療失敗,這都是治療中沒有定期檢測導致的不良后果?!币虼?,盡管抗病毒藥物越來越好,但對藥物的療效監測和毒副作用的監測仍是必不可少的。
據悉,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疾控部門采取的是一年免費測定一次HIV感染者的血漿病毒載量,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也可以獲得免費咨詢和檢測服務,HIV感染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前往檢測,最終的目標都是控制好病毒載量,盡早實現”達標“,回歸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