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逆襲”奪冠,燕京守住前三丨酒企科創力排名解讀

酒業上市企業們正在數以億計地投入研發,并在持續加大投入中。

責任編輯:黃金萍

在很多人看來,酒是文化的載體,與科創關聯不大。事實上,酒業上市企業們正在數以億計地投入研發,并在持續加大投入中。

在南方周末企業科創力數據庫中,2023年入庫的酒行業上市企業共計43家,其中有研發投入披露的35家,有9家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億元,研發投入總額31.7億元。

酒業平均研發投入同比2021年增長近三成,約是同期營收增速(11.5%)的兩倍多,更是整體入庫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增速(8.3%)的三倍多。

酒企紛紛發力投入研發,爭先恐后的結果便是企業科創力排名的此起彼落。

舉旗科創,排名翻轉

剔除部分未披露研發投入公司和ST公司,納入今年南方周末科創力排名的酒行業上市公司共計34家。前十上榜企業中有6家主營業務為白酒,4家為啤酒。

注: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的中國企業科創數據庫,對截至2022年底運營主體/控股股東在中國的全部A股、絕大部分港股和美股公司,以及部分可提供經第三方審計財報的非上市公司——共計6895家(排除多地上市、去重后為6715家公司),進行立體綜合的科創力透視與評估,得出中國企業全行業及分行業科創力排行。

對比2022年榜單,2023年排名變化很大,茅臺終于從第二排到了第一,而原本第一的古井貢酒滑落至第四位,前十中僅燕京啤酒排名不變,穩居第三。

南方周末企業科創力評價系統,從研發投入、研發產出、公司發展三個維度,覆蓋研發支出、研發人員、研發投入占比、知識產權、核心獎項、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公司市值等近30個細分指標,每個指標項得分,以公司指標值與行業指標項最高指標值之比值而來。

貴州茅臺此次能居榜首,主要受益于2022年研發投入金額猛增,從2021年的1.9億元增長約兩倍至5.59億元,躍居行業第一。

與之類似,舍得酒業研發投入也增長了一倍多,排名從第16位上升至第9位。而古井貢酒、洋河股份、重慶啤酒的研發投入下降,科創力排名也在下降。

當然,企業科創力不僅取決于研發投入,其他指標值也同樣重要。比如,研發人員和研發強度。五糧液和重慶啤酒超過2000名的研發人員,是多數同行的數倍;而以百億營收規模體量,珠江啤酒的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投入/營業收入)高達4.05%,古井貢酒達2.89億元,這些都是重要得分項。

企業對待科創的重視程度不一,在企業年報中可窺見一二。

貴州茅臺和舍得酒業2022年年報中,在業務、經營情況、行業格局、競爭優勢、經營計劃等處多次提到創新,古井貢酒和洋河股份僅在業務和戰略分析時簡單提到。

啤酒企業似乎對此更為重視。在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的2022年年報中,關于創新、科技、技術總計提到的次數分別為71、98、105,重慶啤酒年報中出現了26次。

酒企的研發投入、科技創新主要用在哪里呢?

啤酒研發各有側重

從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2022年年報披露的主要研發項目來看,兩者的研發方向也有著顯著差異。

珠江啤酒以產品品質為導向,2022年有3項主要研發項目,全部是通過優化酵母菌種和工藝、設備,提高釀造的整體質量和產品品質。

燕京啤酒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口感和風味上不斷創新,持續開發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的差異化產品。公司2022年總共13個主要研發項目,其中12個都是具體產品的研發,如U8 Plus、S12 皮爾森、鮮啤 2022等等,全部在年內完成研發和上市。

《基于消費者神經科學的啤酒喜好度智能評價方法的開發與應用》,是其中唯一一個非產品類的應用型研究,通過采集腦電信號及面部微表情,研究識別消費者現存和潛在的需求,在啤酒行業高端化轉型升級形勢下,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啤酒消費者喜好度智能評價方法,為產品投放、飲用場景、新品研發提供科學指導。

從兩家企業的營收和產品結構,可以理解其不同的研發方向。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的2022年營收分別為132.02億元、49.28億元,營業利潤分別為6.92億元、7.08億元。燕京啤酒中高檔產品收入占比約六成,而珠江啤酒占比為九成。

對于快消品來說,通過研發產出差異化和個性化新品,無疑將在細分領域帶來更多銷量,擴大規模;而從長遠發展看,企業也需要有前瞻性布局、長短期研發組合的能力。

白酒研發聚焦微生物

得微生物者得天下。白酒釀造本質上是微生物的發酵作用,最終產生多種風味物質,因此,解析白酒的發酵本質必須著重微生物研究。正如中國工業微生物學奠基人陳騊聲所言,誰能把白酒微生物研究透了,誰就能拿諾貝爾獎。

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88項,其中25項與微生物相關;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61項,其中16項與微生物相關;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9項,其中13項與微生物相關。

目前,酒企大多是采用質譜檢測技術和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微生物及風味物質進行分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多樣性、變化規律和分離鑒定等方面,關于微生物產生風味物質的機理、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如何影響白酒質量方面的研究較少,對復雜釀造微生物體系和傳統工藝的科學內涵的認識依然只是“冰山一角”。

以茅臺為例,茅臺集團在2022年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稱,茅臺釀造過程及環境中有1946種微生物,已解析17種關鍵核心微生物的全基因組注釋及代謝途徑;965種風味物質中,完成了水果香、花香、酸香等7種主要風味的微生物溯源和代謝解析。

各種微生物代謝途徑、風味物質產生機制和白酒質量如果能被科學所解釋,未來酒業的發展格局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盡管研發投入的成果需要時間積累、有待市場驗證,但在技術變革面前,沒有人能夠高枕無憂。眼下,從各家酒企的科創指標項中的絕對數值和同比增減幅看,2024年的排名還會有新變化,也更值得期待。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