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理“知假買假”,可能會有怎樣的結果?丨快評

必須要承認,職業打假對于凈化市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懲罰性賠償的激勵,職業打假人也有更大的動機去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并向監管部門舉報。在這個意義上,職業打假人實際上是監管部門的幫手。通過他們提供的線索去發現違法行為,比監管部門自己去大海撈針,效率要高得多。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四川有一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告誡書,嚴禁以知假買假等牟利性消費進行投訴舉報。公告稱,一旦判定為惡意投訴,市監局將不予受理,同時,對利用投訴舉報進行敲詐勒索、威脅恐嚇等行為,將移送警方追究惡意投訴舉報人違法犯罪責任。這份“告誡書”不出意外地引起了極大爭議。該局隨后從其社媒賬號上刪除了這份文件。

這樣的公告不是第一次出現了。近年來,全國有不少地方發布過類似的公告。市監部門表示其目的是“營造放心舒心消費和良好營商環境”“同等保護消費者和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但是,對假冒偽劣等違法商品進行監管是市監部門的法定職責,將“知假買假”認定為惡意投訴拒絕受理,有怠于履行職責、行政不作為的嫌疑。

“牟利性打假”也就是俗稱的“職業打假”,其法律依據主要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