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對身邊美好的感知”:社交媒體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適當地從現實生活抽離、放松放空自己是無害有益的,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不過,逃避現實生活是不可取的,你不可能一方面在現實世界中過得很失敗,另一方面在虛擬世界成為不世出的大英雄?,F實世界“棄療”的,也很難在虛擬世界“滿血復活”。虛擬世界如果成了你逃避現實生活的麻醉劑,那只會放大與加劇你在現實生活中的失敗,每一次你下網、回到現實的那一刻會面臨無盡的精神空虛。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嚴飛說:社交媒體把遙遠的人拉到身邊,但我們卻失去了對身邊美好的感知。這話引發了不少討論,有贊有彈。

一種批評意見說,泛人文社會的專家容易陷入對“新技術”“新潮流”的反思中,給人一種為了批判而批判的感覺。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嚴飛的說法沒有價值,激發共鳴也好,引發反駁也好,都說明這話觸動了不少人,必有其對的地方。

社交媒體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是賦能我們,讓我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助力我們接觸與發現更大的世界,成就更好的自己,還是過猶不及,已在消耗我們,我們被囊括被吞噬,成為這個“超有機體”的人肉輸入輸出終端,每個人生產碎片,又被投喂碎片?每一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對一項技術的不同看法,恰恰可以揭示它的不同面相。

從積極的角度看,社交媒體確實降低了溝通交流成本,足不出戶、幾番輸入點擊,就能與遠方的陌生人建立鏈接,彼此分享看法又得到及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