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硯樓頭朵云來:潘景鄭與沈燮元交往補記

對于沈燮元先生搜集整理黃丕烈題跋,潘景鄭先生與顧廷龍、瞿鳳起二老一樣都十分支持。

責任編輯:劉小磊

近代藏書家的研究著作中,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是出版于1983年的《近代藏書三十家》,它幾乎與我同齡?!督貢摇纷髡咛K精先生的經歷,本身也很傳奇,具體可參看鄒振環《中國圖書出版的“典范轉移”——讀蘇精〈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茲不贅述?;氐健督貢摇?,臺灣傳記文學版面世時,書中所記三十家只有兩位傳主健在,其中一位是次年離世的周叔弢(1891—1984),另一位則是20年后才物故的潘景鄭(1907—2003)。周叔弢先生有沒有看到《近代藏書三十家》,不得而知。不過,潘景鄭先生確實讀過臺版《近代藏書三十家》,并在寫給沈燮元先生的信中發表過評論。1995年,南京師范大學《文教資料》第一期組了潘景鄭資料專輯,除了徐小蠻《版本目錄學家潘景鄭先生》一文外,另兩篇是署名“述廬”的《潘景鄭先生傳略》《潘景鄭先生著述目錄》,從潘景鄭先生的信件所述,筆者頗懷疑“述廬”是沈先生或者他與別人臨時合起的筆名。

近來整理沈燮元先生遺篋,所見潘景鄭致沈燮元手札十余通,主要寫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大多是毛筆書寫,所用箋紙、印章,與2022年6月廣東教育出版社印行《學人墨跡叢書》第1輯《潘景鄭》(王貴忱、王大文主編)所收各札有相同者。茲選數通,就其本事略作揭示。

之前筆者在《故人笑比中庭樹:沈燮元與瞿鳳起交往小記》一文中就說過,顧廷龍、潘景鄭、瞿鳳起三老均曾為沈燮元先生藏《二金蝶堂印存》題詞。瞿鳳起先生處信函,也是經由潘景鄭先生轉送?,F存1982年10月13日潘景鄭先生一札中,曾提到一句“屬跋撝叔印譜,率成小詞寄奉指正。如不適用,投廁可耳”,就此事而發。潘景鄭先生題《二金蝶堂印存》,先填《意難忘》詞一闋云:

風雨前塵,怕追鴻尋爪,檢點蒼茫。朱門摧畫棟,燕幕換棲梁。孤旅緒,撫殘囊。早劫夢琳瑯。百歲遙、二金蝶影,歷盡滄桑。    多君俊眼無雙,謾重搜墜羽,粲集巾箱。長恩今有護,鐵筆溢芬芳。什襲處,看縹緗。好伴炷心香。只自慚、涂鴉贅尾,減損容光。

調寄《意難忘》。寄漚詞人呈稿。

潘景鄭先生的文字音韻之學得章太炎親傳,而詩詞之學得吳梅(瞿安)親授,且學詞在師從章太炎之前,其一生好倚聲,至老不輟。韋力先生所得《著硯樓清人書札題記》一種,潘老幾乎為每一札皆填詞一闋,即佳證也。尤其到了晚年,潘景鄭先生更喜歡填詞寫在古書善本上,以此來代替題跋,這種以韻代散的傾向,與過云樓主人顧文彬有些類似。顧文彬自言韻語比散文好,故揚長避短,潘景鄭先生之所以如此,我想他自始至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