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不息的力量——競技體育多年積淀,一朝破圈

亞洲之聲再次于中國響起,這一次,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杭州。

落地于江南名城的這屆亞運會,在各種意義上“出圈”:地屏畫面的東方審美、媲美演唱會開場的燈光氛圍、低碳綠色的數字煙花……從開幕起就持續創造了種種話題。賽事成績則是最受人們關注的焦點,青年運動員們承載著無數厚望站上競技場,期待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實現新的突破。

這是一場體育圈的盛事,但又不僅僅在職業范疇內掀起熱潮。以亞運會為契機,不少運動員正在走出原本的體育圈層,向時尚、科技等領域伸展觸角,以不斷突破自我的精神,解鎖人生的更多“B面”。近日,華為Mate60系列攜手《芭莎男士》,邀請空手道運動員龔莉、體操運動員張博恒、羽毛球運動員陳雨菲、游泳運動員楊?,u共同拍攝時尚大片。

隨著大眾對體育賽事日漸關注,運動員頻頻“出圈”,不拘泥于自己的舒適區,選擇嘗試新鮮事物。而圈層的突破最主要源于自身的實力,四位運動員都被大眾寄予厚望,張博恒和楊?,u已斬獲多枚獎牌,龔莉繼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銅牌后,終于在本屆亞運會上奪金,陳雨菲以2:1逆轉對手殺入決賽。從訓練場一路向前突破并站上領獎臺的歷程中,他們用自己的視角領悟到了體育精神。

競技的本質

假如用運動員的黃金期來判斷,那么24歲的龔莉正處于蒸蒸日上的階段,但實際上她已經歷過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告別從小訓練的跆拳道,轉型站上空手道的練習場。

半路換項目很有可能影響運動員的一生,但憑著努力和熱愛,龔莉只用短短三年多就有了驚人的進步。2020年,初次站上奧運會賽場的龔莉斬獲季軍,為她17歲時的抉擇贏得了積極的回應。

空手道是講求爆發力的項目,而爆發力是運動員身體能力的集中反映。過往的每場訓練都是必要的,包括在跆拳道十年的沉淀?!安黄撇涣⒉拍芎穹e薄發,”龔莉總結這些年的經歷時說,“不斷重建自己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p>

運動常和傷病掛鉤,龔莉和張博恒都曾在訓練中受傷。張博恒16歲時腿骨骨折,這令他重新思考未來:是就此放棄還是走下去?

張博恒選擇盡一切努力回到賽場。他開始從心底自發地期待訓練,這帶來巨大的動力,第二年他就拿到了自由體操的冠軍,并決定要以世界冠軍的實力參與更高等級的賽事。

張博恒用“剛柔并濟”來概括體操項目,“剛”是力量的展示,也是一路走來在傷痛和汗水中的千錘百煉,“柔”則是動作展示的角度帶給觀眾的視覺享受?!耙驗榫毝纫蠛芨?,所以硬實力必不可少?!?/p>

硬實力的塑造需要的不僅是辛苦的訓練,還有站上領獎臺之前從失敗中得來的成長。陳雨菲或許是最能理解“挫敗”的運動員,出道之初,她曾有在同一個對手面前戰敗11次的記錄,甚至不少球迷在決賽出場名單上看見她的名字就斷言“這分放棄了”。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陳雨菲再次和老對手相逢,幾乎沒人看好她的表現。

后來羽球觀眾用“頑強”來形容陳雨菲在奧運會賽場上的姿態,她觸底反彈,逆襲奪得金牌。那11場的挫敗盡管令她難過,卻不曾讓她畏懼,“比賽里只有一個贏家,但堅持下去就好?!标愑攴葡嘈抛约嚎倳倮?,“從最不被人看到的地方開始,打到最能被人看到的地方?!?/p>

有些項目的實力全看運動員個體,有些則考驗團隊間的協作。對楊?,u意義最大的一場比賽是東京奧運會的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賽前她們并不是奪金熱門,甚至連自己都沒有期待過,只是抱著“每個人都努力做到最佳狀態就好了” 的想法拼盡全力。但最終整個團隊創造了最佳成績,一舉奪冠。

作為團體項目的一員,楊?,u理解的體育精神,就是同心聚力,“在比賽中不斷超越自我,和隊友互相帶動,取得優異的成績”。

從寂寂無名到被人熟知,競技體育的本質,也是唯一的通行證,就是成績與實力。憑借實力,運動員們不斷尋求突破——突破自我,站上更高的領獎臺;突破邊界,得以“出圈”。

“爭氣機”出圈

華為此次與四位年輕運動員的合作,與其說是科技圈、體育圈和時尚圈相互碰撞出了火花,不如說華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今天的華為,就像一個成功“出圈”的運動員,所獲的一切贊譽和鼓勵皆因硬核實力。

2023年8月,華為Mate60系列在毫無預熱的情況下突然開售,有關新品的全部消息也僅來源于華為官網。在外觀設計方面:華為Mate系列標志性的“星環”不再局限于攝像頭本身,而是從內向外迸發而出,擴張至后蓋的腰部,形成一個更大、更隱形的同心圓。

華為把要傳遞給外界的千言萬語匯集在這個設計里,華為Mate60系列的問世,來自合作伙伴的“同心聚力”,就如楊?,u所理解的那樣,“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優勢去補彼此的短板,做到最好的自己,這就是大家在一起的力量?!?/p>

而細心的用戶會意識到,后蓋上的那條弧線只是作為同心圓外圈的其中一部分呈現,更多線條在機身之外,留給人們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一部手機能為用戶帶來怎樣新鮮的使用體驗,創造多少便捷的智慧場景?這正是突破了機身的那道圓弧昭示的驚喜——Mate系列的新生將突破用戶思維的邊界。

華為Mate60系列的“出圈”純粹始于用戶的自發托舉。9月,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在上億人收看中完成直播,Mate60系列的介紹只字未提,但訂單量已經攀升至2000萬臺,年度現象級熱銷新品名不虛傳,平時再不關心數碼圈的人也難免和朋友們聊到有關華為Mate60系列的話題。

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但拿到新機的用戶真實的體驗評價已經席卷各大社交平臺。影像功能是普通用戶最能直觀感受的實力,華為Mate60系列的全焦段超清影像不但留給攝影者更自由的構圖空間,清晰度也出類拔萃。遠有粉絲在體育場看臺上用華為Mate60拍到舞臺中央歌手的小動作,近有用戶在社交平臺驚呼“華為Mate60 Pro竟能拍出洋蔥的細胞壁”。

最新的鴻蒙4也是人們最為關注點贊的“軟實力”?!爸腔壑帧毙∷嚭陀脩舻膶υ捀恿鲿?,設置壁紙、查找文件甚至發朋友圈都可以呼叫小藝代勞。另一個廣受好評的“硬實力”功能是衛星通話,哪怕沒有地面網絡,也能自由接打衛星電話,與外界實時暢聯,一舉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

如體操項目的剛柔并濟,外觀設計所帶來的感性之美也不可或缺。華為Mate60系列的主打配色“雅川青”取自雅魯藏布江,一眼就擊中了楊?,u的心,“這是屬于中國人獨有的浪漫,它給我一種奔騰不息、富有生命力的靈動感?!?/p>

極致的創新體驗和高級的全新美學,讓華為Mate60系列刷新了消費者對華為Mate系列的認知,而所有人都明白在這背后是華為不斷的堅守和一次次的突破。華為Mate60系列的發布成為下半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央視將華為Mate60系列評價為“爭氣機”,其中感慨不言而喻:華為終于迎來成功“破圈”,像一個從賽場上凱旋回歸的運動員那樣,詮釋著體育精神的核心——實力。

從2013年至今,華為Mate系列已發布11款產品,每一代都是創新和尖端科技的集中體現。從開創了大屏時代的首款Mate,到搭載全球第一顆人工智能芯片的Mate10,再到全面領跑的Mate40系列,再到今天的Mate60系列,“遙遙領先”的Mate系列憑借著超強的硬核實力頻頻出圈,而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不斷向前的華為,也真正在突破自我的旅程中獲得新生。

奔騰不息的力量

華為的“破圈”之路宛若一場向著金牌不斷沖擊的接力運動,今天華為在行業和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并非僅靠自身的單打獨斗,不斷突破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支持和信任。

合作伙伴是華為最重要的力量之一。2023年5月,華為召開合作伙伴大會,主題為“因聚而生,眾志有為”——勇于突破的精神固然寶貴,但只有“聚力”才能帶來新生,一個健康共贏的合作生態,足以讓整個行業受益。也正是秉持著“同心聚力”的理念,華為始終努力的方向,不僅是要讓自身突破創新力的桎梏,還要做行業創新的引領者,攜手合作伙伴共攀科技巔峰。

站在此刻回望,華為的確做到了“聚力”,一條條技術支脈匯聚成自主創新的江河大海,奔涌向前。

在眾多消費者心中,華為也已牢牢與中國科技創新相關聯。很少有品牌能夠凝聚這樣廣大的受眾群體,不但認同產品,并且在產品中加載情感價值。消費者認知里的華為,已成為中國科技自主的有力代表,華為的“出圈”,也是他們所寄予厚望的中國科技創新在領跑世界之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2013年,余承東表示“要打造真正的高端品牌,為大家帶來真正的高端產品”。十年后的今天,隨著“遙遙領先”一步步成為現實,無數消費者正在被華為所吸引、聚攏,如同無數微光,和品牌互相陪伴,奔赴星辰大海。

每一代華為Mate系列都承載了華為的精神內核,那是華為于逆境中無畏、敢為、打破行業向上桎梏的真實寫照:Mate40系列發布之時,華為喊出要像“荒漠里最堅強的樹種——胡楊”一樣堅韌,“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致敬生命的頑強;Mate50系列問世,華為又向國人展示了“始于昆侖,跨越山?!钡臍馄桥c實力,致敬極境中的敢為,也傳遞出自己的信念;今天,在數千萬消費者的呼聲中,Mate60系列突破新生,致敬奔騰不息的力量,如雅魯藏布江匯聚無數支流,一路咆哮,奔涌向前。

華為以強者之姿,像永不服輸持續突破的運動員那樣,與支持他們的人站在一起,同心聚力,共創新境,憑實力成功出圈。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