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上體育課,學生下跪求雨:體育何以與愉悅身心、強健體魄的初衷越來越遠?
體育被納入考試項目的初衷是落實與踐行“素質教育”理念,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問題是這樣的激勵之下,絕大部分同學都希望拿到盡量高的分數,為了盡量讓體育分數接近滿分或拿到高分,不少學生除了體育課堂訓練外,還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與金錢在體育考試項目的培訓上,各種收費價格不菲的培訓班、提高班、速成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與市場上充斥的各種針對語數英等主科的課外培訓項目毫無二致。
責任編輯:陳斌
某天,接兒子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照例問他有沒有有趣的事與我分享,他說上午第四節課體育課前發生了一件事。體育課前,兒子班上一堆男生女生集體下跪、求雨,口口聲聲“菩薩保佑,趕緊下雨吧”。
“下跪求雨”,我腦海里的第一反應是電視劇《西游記》里的情節。一幫孩子一本正經地下跪求雨,我當然明白這其中有搞笑的成分,但我也從中悟到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部分孩子不喜歡上體育課。廣州天氣炎熱是一方面,在驕陽似火的操場上跑步、跳繩、玩呼啦圈,且持續四十分鐘,于多數學生而言是很痛苦的事,乃至煎熬;更重要的方面是部分孩子對于上體育課這件事存在明顯的抵觸情緒。
我不禁想起三十多年前我上學那會兒,體育課,毫無疑問,是最受歡迎的課,不加“之一”。小學的課間或體育課上,我們會滾鐵環,打折疊卡片,打彈珠,跳房子,踢毽子,拔河,玩得不亦樂乎。不論是夏天玩得滿臉通紅地進教室,還是冬天玩得一身熱乎乎地進教室,都是無比開心的時刻。初中及高中,上午或下午放學之前,或體育課之前的一節課還沒有結束,我們很多同學就懷揣乒乓球拍,一聽到下課鈴聲,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學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乒乓球臺,往乒乓球臺上一坐或一躺,代表“我們已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