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鹿鄂溫克人,放下獵槍20年: 一個微型族群的現代化之路

媒體報道中,鄂溫克族被稱為“中國最后的狩獵民族”。敖鄉的鄂溫克人是使鹿部后裔,人口一直徘徊在一兩百人,是族內人數最少的微型群體,也是中國飼養馴鹿的唯一族群。

2003年,國務院啟動西部大開發計劃,有專門用于生態移民的款項。于是,根河市領導決定,與其在原地修補,不如申請“生態移民”,經費也有了來源。

過去兩次定居,政府為他們增加了游獵外的另一種選擇。而這回,讓鄂溫克人下山定居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改變游獵這種生產方式。

不同年齡的鄂溫克人又有不同的追求。年輕一些的獵民,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自然會覺得自己民族的習俗是落后的,想做出改變。

古香蓮也沒轍。她向謝元媛訴苦:“我一點私心都沒有,我自己都沒房子,借住在獵業商行。還不如獵民家!換你來當鄉長,你說怎么辦?”

發自:內蒙古根河市

責任編輯:錢昊平

一種急性傳染病正在敖鄉的馴鹿間蔓延。

2023年7月18日一早,獸醫老革接到鄉里通知,有處旅游點連著死了4頭馴鹿,得去檢查是什么情況。

敖鄉,全稱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海拉爾往東北行駛250公里,是敖鄉所在的縣級市根河,它同中國最北端的漠河接壤,是國家氣候中心認證的“中國冷極”——年平均氣溫零下5.3度,供暖期9個月。

在根河,比“中國冷極”這個標簽更有知名度的,當屬“鄂溫克”。

鄂溫克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的數字,該民族共有34617人。

馴鹿是使鹿鄂溫克人最重要的標志。 (南方周末記者 韓謙/圖)

歷史上,鄂溫克族分3支部落。其中游獵的雅庫特人,因為飼養馴鹿被稱為“使鹿部”。敖鄉的鄂溫克人是使鹿部后裔,也被稱作使鹿鄂溫克人,人口一直徘徊在一兩百人,是族內人數最少的微型群體,也是中國飼養馴鹿的唯一族群。

為圣誕老人拉雪橇的紅鼻子魯道夫是馴鹿里的明星。這是一種生活在環北極圈苔原地帶的動物,一兩副高聳的鹿角有一米多長,像樹杈般生出許多分支。

現在,敖鄉的馴鹿正遭遇著生存危機。老革判斷,死去的馴鹿大概率得了致死率極高的血液寄生蟲病。對這種狀況,他已“見怪不怪”。

2003年,根河實施“生態移民”政策,原本生活在密林深處的鄂溫克人放下獵槍,下山定居。自打下山涉足旅游后,幾乎每年都有馴鹿得病。老革懷疑,馴鹿得病可能與隨游客而來的小動物有關。

媒體報道中,鄂溫克族被稱為“中國最后的狩獵民族”。今天的使鹿鄂溫克人結束游獵、接受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同馴鹿的境遇有些相似——他們也面臨著適應的過程。

不過,對長期維持在百人規模的微型族群來說,為了生存和發展,這也是必須作出的選擇。

馴鹿的打工季

鄂溫克,本意是“住在山林里的人”。

以前,人和鹿都生活在大興安嶺深林中,從沒聽說馴鹿會得傳染病?!榜Z鹿下山打工也挺遭罪?!崩细飮@了口氣,“要賺錢嘛,也沒辦法?!?/p>

除了獸醫,老革還有個身份——敖鄉最大的馴鹿園經營者??床÷飞?,幾乎每隔十分鐘,他的手機就響起一次。電話大都是熟人打的,想免去70元的門票。

第一次到訪馴鹿園的游客常會驚訝:馴鹿散養在景區內,沒有圍欄,人可以自由地同它們親密接觸。要是花20元買上一籃新鮮的苔蘚,很快就會被馴鹿那雙圓鼓鼓的大眼睛盯上,圓潤而柔軟的鼻頭湊過來,直往籃子里鉆。

工作人員向游客傳授如何拍攝極具動感的照片:把裝滿苔蘚的竹籃舉過頭頂,跑起來,成群的馴鹿會乖乖地跟在后頭。不過,大多數游客一聽到身后的馴鹿蹄聲,便嚇得把竹籃甩在地上。這時,總能聽到工作人員在后頭喊,“不要怕,不要怕,馴鹿不傷人?!?/p>

馴鹿之外,老革本人算是馴鹿園里的第二大“明星”,他原名叫古革軍,“老革”是當地人對他的稱呼。

老革51歲,是鄂溫克族和俄羅斯族的混血兒,一頭卷曲的銀發,高鼻梁深眼窩,古銅色的皮膚,據說年輕時長得神似法國影星阿蘭·德龍。提前做過攻略的游客,常會找他合影。

要是有記者到訪,當地宣傳部門大概率會把他們帶到老革面前。他表達欲很強,加上一口鮮活的東北話,總能讓記者滿載而歸。

多數時候,游客都能在園區最豪華的撮羅子里找到他。撮羅子是鄂溫克人在山林中的傳統居所,十多根松木交織搭建成圓錐形,外頭再鋪上一層樺樹皮,就成了一個家。

說那個撮羅子“豪華”,是因為在樺樹皮外頭還密實地圍了層狍子皮,有幾十張,據老革說,造價“少說也值七八萬”。在過去,那是“老獵”(對經驗老到的獵人的稱呼)才享有的待遇。

從鹿園往西,坐觀光車不足10分鐘車程,就是鄂溫克人的定居點。

2003年9月,鄂溫克獵民剛搬遷至此時,定居點內是62棟紅頂白墻的平房。2008年,為發展旅游業,敖鄉政府對房子做了改建,還專門請芬蘭的建筑公司做設計,外立面貼上深褐色木板,傾斜的屋檐更寬大了,意在打造“北歐風情”。

20年后,除了十多戶人家還在此居住,大多數家庭已住進根河市區的住宅小區,他們在敖鄉的房子,被改建成民宿、特產售賣店。

“我在敖魯古雅很想你”——時下無孔不入的網紅路牌也入侵敖鄉。

路牌邊上,是最顯眼的一棟民居,外墻畫著巨幅馴鹿壁畫,那是“中國最后一位女酋長”瑪力亞索的外孫女楊蘭經營的民宿。

瑪力亞索是遲子建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主人公原型,她在2022年8月20日去世,享年101歲。

不少游客被老人的傳奇經歷吸引,循跡而來。一輛觀光車上,導游向游客們講起瑪力亞索收養十幾個孤兒的故事?!拔以趺匆粋€都沒看到呢?”聽到這個虛構的故事,觀光車司機小聲嘀咕。

“最后一位女酋長”的稱謂,多少也有些包裝色彩。在鄂溫克族,本就沒有酋長,但瑪力亞索的確是族人中最受敬重的長者。

“說些真實的故事不行嗎?”不過,對這位司機來說,也沒什么可抱怨的。在景區開觀光車,讓他每月多了3000元收入。

受氣候限制,敖鄉的旅游季短暫。往年,敖鄉的景點只在6月1日到10月8日開放。2023年,在淄博燒烤熱影響下,馴鹿們的打工季提前了一個月。4月末,積雪還沒完全融化,景區就開張了。

使鹿鄂溫克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