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認家長為人販子被打:一場基于雙向誤解的沖突
有愛心、有正義感是好事,但應該從常識與理性出發,基于可靠判斷、在維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挺身而出;遇見確實的可疑情況,也不要直接跟對方起沖突,最好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辛省志
日前,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講述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引發廣發關注與爭議。博主本人描述的版本如下:稱自己“面部有一處骨折”,被家長打的,起因是她覺得家長像人販子,然后正義感爆棚,最后雙方鬧到了派出所。
她寫道:在派出所……說是我先拿桿子揮他,他才動手打我的。事實上我從頭到尾只是尾隨他們,不斷詢問小女孩:“小朋友,他是你的家人嗎?”中間有一兩次試圖輕握她的手,和她確實這個男人和她是什么關系。小姑娘一直沒有出聲,我也不敢確認到底是不是人販子,只好不斷拖延時間叫他停下來不準走,我的目的就是想等到警察過來調查清楚,他太兇了,我也怕他打我。
然后就真的被打了:后來他走到自己的汽車附近,突然就放下孩子,轉身朝我的頭猛揮幾拳……用力掰斷(露營車的)拉手,用金屬拉手斷裂的那頭瘋狂砸我的頭……
在這一微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