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算法”找到的舍友是完美選項嗎?丨記者手記
為什么擁有一個完美舍友這件事兒,變得重要到需要各個學校捉摸各自的“算法”了?
“完美”也應該是一個過程,任何用單一指標尋找到的“完美”,都會在尋找到它的那一刻,不復存在。
責任編輯:吳筱羽
相關報道詳見《室同道合?一份包含MBTI的大學宿舍分配問卷背后》
在“北理工宿舍分配統計MBTI”話題登上熱搜后,越來越多高校拒絕隨機分配宿舍的嘗試被人們關注到。但每個學校用于分配宿舍的標準不盡相同,可能是作息習慣,或者是專業、生源地,又或者是時下最為流行的MBTI(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
整個采訪過程中,始終縈繞在我心頭的問題是,用某些具體的指標分配宿舍,會比隨機分配宿舍更好嗎?
事實上,很早之前,當部門需要招實習生時,我就曾嘗試使用MBTI尋找最“完美”的實習生。我對“完美”的定義包括以下三個指標,有新聞熱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