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每一個“她”,一場精準擊退的粉色較量

從“一個家庭的改變”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改變”,中國乳腺癌診療環境正在經歷革命性的變革:治療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五年生存率提高,患者心智教育得到重視,科普工作加強,公眾防癌意識提高,早期病例的研究增多,治療規范化水平提高。這些改變為中國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機會。

健康,或許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較量之一:全球范圍內,每五個人就有一人一生中有可能罹患癌癥,被稱為“粉紅殺手”的女性乳腺癌更是其中之最。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是威脅中國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種,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為提高全民乳腺癌的防治意識,每年10月的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在許多國家都會看到“粉紅絲帶”標志的宣傳活動。在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乳房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自我形象、性別認同及社會角色各個方面陪伴女性經歷不同轉變,但乳房同時也面臨著可能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對手。

然而,并非所有關于疾病的消息都只有厄運和陰霾。

隨著乳腺癌分子分型診療模式建立與治療藥物加速迭代,乳腺癌診療水平逐年提高,整體5年生存率已達90%1。在這場持續對抗中,早期乳腺癌治愈率正越來越高,晚期乳腺癌患者也將活得越來越長,活得更有生活質量。而那些過往被藏在患者家庭背后,“不能說的秘密”也終將逐漸消失。

告別“不能說的秘密”

57歲的孫晨曾經一度“完全被摧毀了”。

回憶起來,疼痛感其實來得更早,且毫無征兆。為了不影響兒子備戰高考,起初她試圖自我寬慰,忍忍就過去了,直至當輕微的日?;顒佣寄芤l一陣劇痛,眼見是瞞不住了;她只得坐上輪椅,由丈夫推著來到福建省立醫院腫瘤外科,緊張地等待宣判——當從醫生口中聽到“HR+晚期乳腺癌”確診時,孫晨心中長達數月的懸而未決被現實的沖擊取代。正是基于癌細胞不斷蔓延,骨轉移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尤其是腰椎轉移,壓迫了她的脊髓,就像椎間盤突出一樣,骨質破壞和脊髓壓迫讓她無法平臥,全身多發的骨轉移讓她備受痛苦,無法正常行走。

疼痛的源頭找著了,一家人卻隨之陷入更深的絕望與惶然中。很顯然,因為一時的隱瞞,她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失去的時機顯然無可挽回,但慶幸的是,治療的結果仍然可以被糾正。

同為女性,遼寧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孫濤教授深知一位母親可以有多忍耐?!拔业囊幻颊哒浣?,哪怕已經痛到喘不過氣,還是私下買止痛藥藏在糖果罐里偷偷吃。我初次見她,就判斷出她骨轉移導致疼痛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span>

視頻/“糖果罐里的秘密” 

事實上,此次就醫已經是珍姐病情的二次復發。揮之不去的腰部疼痛提醒著她,病情可能發生了轉移。出于不想丈夫和兩個女兒再次擔心,她卻選擇忍痛不說,將本應容納甜蜜的糖果罐,塞滿了苦澀的止痛藥和善意的謊言。

直到從自己的城市前往省會沈陽就診,轉機出現了——孫濤教授經過穿刺活檢,發現珍姐的復發病灶源自乳腺,非常適合靶向治療聯合內分泌治療形式。此時,國內剛剛引入創新藥物CDK4/6抑制劑,它在臨床試驗上的亮眼表現早已聞名乳腺癌領域。因此,孫教授便建議珍姐采用CDK4/6聯合治療方案,同時配合骨轉移治療,“新方案比傳統方案毒性更低,且患者受益更多”,調整后果然見效:“僅僅兩個月,她的骨痛癥狀就明顯減輕,止痛藥劑量也在明顯減少。四年后,患者骨痛影響出行的問題不再,肝臟轉移灶也幾乎看不見了。

圖/遼寧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 孫濤教授

療過程中,真正的柳暗花明很少發生于朝夕之間。同樣是晚期乳腺癌復發患者,張華在輾轉找到江蘇省人民醫院殷詠梅醫生之前,幾乎完全喪失了信心。當二次的病理活檢顯示自己非常適合內分泌靶向藥物治療時,欣喜的同時更多還是忐忑。

“那時候CDK4/6抑制劑還未在國內上市,要上萬美元一瓶,醫生也告訴我們,吃藥不是一時的,要長期服用。考慮到化療對我的影響實在太大,而且獲益也不大,因此最終我還是決定聽醫生的,先吃吃看。

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張華的骨痛癥狀明顯減輕,三個月后,她的肝臟病灶縮小了30%。殷詠梅醫生回憶中:“僅僅四個月的靶向藥物治療后,患者的骨病灶穩定,疼痛逐步緩解,肝臟的病灶也在逐漸消失。

但這輾轉且昂貴的生機,從2018年在國內獲批上市到2023年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花了近6年才逐漸觸手可及。如今,醫保報銷之外,張姐只需自費一千多元,目前的治療方案非常適合我,醫生也說我的身體狀況很不錯。現如今這個藥又進了醫保,以后買藥的壓力也小了很多。

同樣受益的還有孫晨。短暫化療無明顯收效后,她的主治醫生葉松青教授及時調整方案,轉用靶向的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曾經許多患者都誤以為,確診晚期乳腺癌就以為著時日無多,她們不知道的是,晚期乳腺癌的治療已經取得了飛速發展。盡快控制轉移灶,是延長生命的關鍵。像孫晨這種初診Ⅳ期,病灶多處轉移的病人,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搶時間。選擇靶向藥物加上內分泌治療策略,既能較快地看到效果,又最大限度確保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反應。

視頻/“相框背后的秘密”

確診后的孫晨,曾一度絕望到將遺書藏在全家福的相框背后,卻在接受治療的四年里,從躺平都難恢復到可以正常行走,已如愿送兒子進入理想的大學,下一段人生才正要開始;而不再依賴糖果罐的珍姐,又能跟女兒們去散步了,一起買一束花,回到熟悉的日子里。

從瀕臨絕望到充滿希望,因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結果而振奮的,不僅止于這些堅強抗爭的患者們,正如孫濤教授所說:“作為醫生我們努力的目標,是讓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中不再有不能承受之痛,是每個人都能敞開心扉,說出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想象一條被網兜住的魚。在狹小的生存空間中出現一條被割斷的口子,可以由此游歸廣袤海洋。對患者而言,無需保守秘密,結束疼痛煎熬,不正如同掙開這個網,跨過一道險峻的坎,抓住了生的選擇權。 

加速創新藥物的可及性

面對嚴重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CDK4/6抑制劑”正是割裂漁網的一把利刃。

在中國乳腺癌患者中,如孫晨、珍姐這樣身患HR+/HER2-型乳腺癌的病例,高達70%2。盡管早期的內分泌治療在控制疾病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著終身疾病復發的風險,就像珍姐一樣。而且,中國的乳腺癌患者通常在較晚的階段才被發現,許多患者初次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一般來說,HR+乳腺癌患者可以通過使用氟維司群、阿那曲唑等藥物進行內分泌治療,但這些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這類乳腺癌患者一旦進展到晚期,常常面臨缺乏有效治療方案的困境。

此時,CDK4/6抑制劑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乳腺癌診療的格局。

從殷主任口中聽說這種藥物之前,張華的丈夫幾乎以為已經走進了死胡同。二次復發下,噩夢般的化療和放療一次次疊加,身體越來越差?!把劭粗吹竭B床都下不了,加上骨痛,我真的覺得化療不可持續了,”尤其是得知有一種藥治療效果很好且副作用小得多時,死里逃生的渴望促使他們決定抓住這個機會。一直以來,張華都希望隱瞞病情,在所有人佯裝無事,他則在妻子面前將自己的恐懼和惶然藏的更深?!安∩谒砩?,我們都舍不得讓對方更難過了?!?/span>

時間回到2018年前,彼時CDK4/6抑制劑還未在中國內地獲批上市,甚至鮮為人知,放棄化療選用新藥,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們對CDK4/6這種新藥心里沒譜,尤其殷主任說這個藥國內還沒上市,用過的中國人很有限,言下之意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在殷教授的醫囑下,他們開始有意識的主動學習,了解關于這款救命藥的一切。

圖/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 殷詠梅醫生

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的原理,好比是情報部門的特工和士兵們一起合作,分別通過收集情報和直接戰斗來消滅敵人。這種聯合治療策略相較于傳統的化療方法,它正在建立一個新的環境——為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更精準、有效的治療選擇,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減少了化療需求,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美國癌癥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和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的指南,CDK4/6抑制劑與內分泌治療的聯合應用已成為一線治療HR+/HER2-轉移性乳腺癌的標準選擇。

藥的功效毋庸置疑,買藥又成了新難題。上萬美元一盒,我倆都是普通上班族,這樣花銷實在受不了?!?/span>就這樣勉力維持著用藥,張華終于熬到2018年夏天,等來了CDK4/6抑制劑國內上市的好消息,他們記得當時朋友圈加的一些患友們都在轉發那個上市的信息:大家真的激動!在咱們國內也能買到這些救命藥了。

2018年CDK4/6抑制劑在中國內地獲批上市后,HR+/HER2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治療實現了從傳統的化療或內分泌單藥治療轉向創新靶向聯合治療的新突破,開啟了HR+/HER2-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療的新紀元;至2023年初,已有多款CDK4/6抑制劑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切實提升了藥物可及性。中國抗癌協會(CACA)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的指南都推薦了CDK4/6抑制劑與內分泌治療的聯合應用作為一線治療HR+/HER2-轉移性乳腺癌的首選方案,這些指南的更新反映了CDK4/6抑制劑在乳腺癌治療中的重要地位和臨床價值。

與此同時,張華也順利走過治療的低谷期,現在她的病情整體穩定,肝臟和骨頭的病灶基本清除;“真是非常感慨,我們可謂是全程看著這個藥從國外到國內,從上萬美元的高價藥到1千多人民幣基本普通家庭都能用得起,想到有更多的乳腺癌家庭可以因此受益,也算是一種欣慰。

圖/視覺中國

首款CDK4/6抑制劑誕生十年來已惠及超過66.5萬全球乳腺癌患者,在中國已積累近5年的臨床用藥經驗,追求療效的同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同樣值得重視。

福建省立醫院腫瘤外科葉松青教授則結合臨床經驗表示,隨著大眾理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接受靶向加內分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具有良好的療效,并且副作用較少。此外,隨著藥物進入醫保,價格下降,更多的人能夠負擔得起治療,藥物的可及性也得到了改善。“接受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的患者比例已經從過去的20%-30%增長到了50%以上,接近國際水平”,這表明CDK4/6抑制劑在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為每一個“她”,精準再精準

我們都知道,在醫學的廣袤海洋中,并沒有某種魔法藥丸能夠永久解決所有疾病的難題。

回到具體的例子中,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方法顯然并不適用于每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

“選擇治療策略,應綜合考慮三個方面。首先是臨床獲益,即治療是否能帶來實際效果,比如CDK4/6抑制劑能否延長生存期;其次是不良反應,即藥物的耐受性如何,這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第三是經濟費用,需要在臨床獲益和不良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因此,給患者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應綜合考慮這三個因素。精準、個體化的治療策略非常重要,需要綜合考慮療效、耐受性和藥物可及性,以達到最佳效果?!倍鵀榱四茏屓哌_成統一,找到他認可的最佳治療策略,葉松青教授會讓每個病人都加自己的微信,“雖然說現在精準治療還在路上,但持續按照這個方案去做,可以實時跟蹤治療反應,做好隨訪,對生存率也是有改善的”。

乳腺癌的治療是長期的,整個環節往往要用上10年。以張華為例,從201211月第一次病發迄今,經歷復發、化療、新藥治療,直至進入慢病管理階段。夫妻二人愣是誰都沒告訴,死死保守了10年的秘密。回憶這一路的曲折,她的愛人難免唏噓:“因為有記日歷的習慣,生病前她總在臺歷上記一些會議和出差安排的,后來就變成記每次要去放化療的時間,有時候兒子會看到她寫寫畫畫,還問她寫的是什么。我看著這個日歷本有時也會出神,你說癌癥這個東西,就這樣把你的生活全改變了。

視頻/“日歷里的秘密“

這種改變始于被動,但不代表不能被逆轉。在乳腺癌整體步入“慢病化”管理的背景下,患者對治療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對于高達70%的HR+乳腺癌患者來說,長期的內分泌治療可能會引發治療相關或伴隨疾病的不良反應,如心血管問題、骨質疏松、血脂異常和精神問題等。不僅如此,HR+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目標效果也是迥異的。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命延長之外,更追求徹底的治愈。而晚期乳腺癌的目標是將疾病控制在慢病化狀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此,規范化診療和單病種質控以及跨學科的管理模式變得尤為重要,以實現患者的治愈和健康管理。

葉松青教授說,“當今中國的乳腺癌是惡性實體瘤中治療水平最接近國際水平的疾病之一,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在歐美國家為90%,中國整體的治療水平為83.4%。然而,一些地區的治療水平已經超過了歐美國家的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發達城市的研究中心,例如上海復旦大學對外披露的數據顯示,其五年生存率甚至超過了90%。”因此,可以說中國的乳腺癌治療水平正在飛速發展,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此外,一些中國的研究成果也被納入了國際指南,例如NCCN指南,中國在國際頂級大會上的發聲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中國乳腺癌治療進展的重要標志。

圖/福建省立醫院腫瘤外科 葉松青教授

除了治療水平的提高,患者心智教育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正如葉松青教授所提到的,患者教育的改善、科普工作的加強以及公眾防癌意識的提高,都是乳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的原因。此外,篩查工作的推進也發現了更多的早期病例。除了技術手段的提高,對早期病例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過程中,患者們各自“不能說的秘密”也給了醫生們很多啟示——藏有遺書的相框、裝滿止痛藥的糖果罐或是密密寫滿化療日期的日歷本...無一不促使他們渴望盡己所能的幫助病人,提醒他們最好的選擇并不是找到一個隱瞞病情的道具,然后獨自承受;而是要去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最大限度保持生活質量的治療方式,不再談癌色變,能夠大方面對并戰勝它。

這同樣意味著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充滿安全感的醫療環境。為了提高中國乳腺癌治療的規范化水平,CACA指南和CSCO指南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規范化宣講,推動了中國乳腺癌治療水平的整體提高。每年進行的100多場指南巡講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積極影響是,從“一個家庭的改變”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改變”,中國乳腺癌診療環境正在經歷革命性的變革:治療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五年生存率提高,患者心智教育得到重視,科普工作加強,公眾防癌意識提高,早期病例的研究增多,治療規范化水平提高。這些改變為中國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機會。

圖/視覺中國

但始終有可能做得更好。近年來,針對HR+乳腺癌患者的精準化、個體化治療探索取得了重大進展。對行業來說,如何運用好大數據、AI工具提高診療效率;對醫生來說,如何從關注一個病,到關注這個人,這是一個理念的轉變。包括關注到疾病的規范治療,患者可能帶有的一些伴隨疾病、心理健康等等,這些都是值得回答的問題。

要戰勝癌癥這個強大的敵人,需要各行業的通力合作和支持。只有通過患者、醫生、藥企以及科研學術機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們才可能取得更大的進展,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和康復機會。

所幸,在這場與乳腺癌的長期交鋒中,人類醫學或許有機會趨近上風,一切向好。

(涉及病患隱私,文中人物名稱均為化名,視頻中患者均為演員,若您想了解更多有關疾病知識的信息,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參考來源:
1. Allemani C,Matsuda T ,Di Carlo V , et al.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513?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 Lancet (London , England) , 2018 , 391:1023-1075.
2. Jin, X. & Mu, P. Targeting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Breast Cancer (Auckl). 9(1), 23–34 (2015).

(專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