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模仿上層生活:中產窘迫之源
中產努力模仿著上層的生活,衣著飲食、興趣愛好。鋼琴、騎馬、登山、出國留學等昂貴的消費,中產咬咬牙,也能省錢去實現。與此同時,這也成了中產的痛苦之源。
責任編輯:陳斌
中國社交媒體上往往有很多“中產凡爾賽”,比如,為房、車、學區房與度假的費用焦慮。其實,這是各國中產通病,下文剖析一下美國中產的生活方式與精神感受。
在歐美,中產的生活似乎很好,可以海外度假、住著有花園的房子,還能建游泳池。在美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即便家中有老人、小孩,負擔也并不大。美國中產的生活似乎很輕松愜意。但是,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美國的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上,有美國網友總結了“什么是中產”,定義為富人和窮人都沒有體會,中間階層獨有的生活體驗。這個體驗并不那么美好。
這個網友大致是這樣總結的:美國中產能度假,但需要精打細算,而富人不需要精打細算,窮人不度假;中產能買房,但糾結買什么房和貸款,而富人很多房子,窮人根本不想這個事;中產有雙車庫,但其中一個塞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只能停一輛車,而富人車庫很大,儲藏室很大,窮人車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