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恐襲預告”,法國緣何被恐怖組織盯上?

“有了錢,這些組織就可以通過滲透移民潮等方式,就地培訓圣戰分子。就像2015年11月13日襲擊事件中的一些行兇者一樣。他們還可以遠程培訓其他人?!边_爾馬寧說。

雖然襲擊者宣稱“效忠極端組織”,但大多數人都是年輕的法國公民,且呈現小團體式活動。

在西方陣營內部,法國針對多元族群和信仰群體的態度較為嚴苛,強調族群平等并捍衛世俗化原則,不允許宗教元素在公共領域過分展示。因此,圍繞頭巾問題、Abaya服飾問題等所產生的矛盾與沖突便會周期性呈現。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3日,法國阿拉斯,一名持刀男子在一所高中殺害了一名教師,并打傷了另外兩人。反恐官員表示,他們正在牽頭調查這起持刀襲擊事件。(視覺中國/圖)

在國際局勢極為緊張之際,恐怖主義再次襲擊法國。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3日,在北部城市阿拉斯發生持刀襲擊事件后,法國稱處于恐襲警戒狀態,將威脅等級調至最高。這次襲擊事件導致一名教師死亡,三人重傷。

僅僅一天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凡爾賽宮、里昂火車站等多處地標建筑因安全威脅而發布“緊急疏散令”。一些盧浮宮博物館的參觀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在疏散過程中,現場有巨大的警報聲。

就在上個月,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通過內部刊物向法國、瑞典發出了“恐襲預告”。法國內政部長熱拉爾-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接受《法蘭西西部報》(L’Ouest-France)專訪時稱,當局將一如既往認真應對,因為“恐怖主義的風險仍然很高”。

多年前“11·13巴黎恐襲案”的恐懼浮上心頭。為什么法國總是被恐怖分子盯上?

恐襲風險死灰復燃

八年前,“11·13巴黎恐襲案”發生后,人們走上街頭,在遇襲地點擺上哀悼的蠟燭和鮮花。

2015年11月17日晚上,在靠近巴黎國王噴泉街的悼念地點,攝影師本杰明·費拉爾斯基在哀悼人群中發現了一名悲傷的警察正伏在同事肩膀上哭泣。

本杰明抓住時機、摁下快門,定格了讓人心碎的一幕。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照片,命名為《哭泣的警察》。

八年后,這一代表了法國傷痛記憶的警察哭泣場景,卻在新一輪的“恐襲預告”中出現。

據法國商業調頻電視臺(BFMTV)9月14日報道,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AQAP)最新一期出版物《戰斗之聲》中,向法國、瑞典發出“恐襲威脅”。

在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AQAP)刊發的一張宣傳畫中,蒙面人手持長槍,居高臨下。冷酷的目光下,兩名法國警察相擁哭泣。

據了解,該宣傳物的文章通過多種互聯網平臺傳播??倪€提出,瑞典在發生一系列燒經事件后,“帶領歐盟國家打擊伊斯蘭教、穆斯林國家”。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是一個激進的伊斯蘭主義組織,主要活躍在也門和沙特。2015年1月巴黎《查理周刊》恐怖襲擊發生后,該組織“宣稱負責”。

“犯罪前科”與赤裸裸的挑釁,引發了法國當局的擔憂。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以為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然而阿富汗、黎凡特和非洲等正在為其提供資金,這意味著威脅可能發生?!?023年9月20日,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在受訪時警告,該國的恐襲風險可能死灰復燃。

達爾馬寧指出,目前主要的危險仍然來自法國本土的激進分子。這些人通常是在互聯網上逐步激進化,他們極度孤立,樂于接受圣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