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獨生女”人設走紅,這屆年輕人在羨慕什么?
我的一些采訪對象,也是80后上海獨生女,她們獨立的意識非常強,很少有人會說“我非常滿足于靠父母”。
這個詞還是隱藏了一些社會偏見,好像女性退回家庭是無所謂的,就當小公主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獨生男性,你還是要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跟“王思聰”那種古早富二代符號有所區別的是,“江浙滬獨生女”非常強調情感層面,她們的老爸善解人意,給女兒足夠的支持??赡艽蠹覍Ω欢幸环N升級的想象,就是我既要拿到錢,也要拿到家庭的愛。
責任編輯:譚暢
在網友們的想象中,長三角優渥中產家庭的獨生女兒,享受家中資源與寵愛,父母足夠開明。
聽見南腔北調的真故事,遇見南來北往的社會人,南方周末的聽眾朋友們,你們好,歡迎收聽南周播客《社會人》。
不久前,“江浙滬獨生女”在互聯網上走紅,成為繼“單身小姨”“出走的宛瑜”之后,最值得羨慕的女性人設模板。在網友們的想象中,出生在長三角優渥中產家庭的獨生女兒,享受家中資源與寵愛,父母足夠開明,因此既有底氣追求職業發展,也能有回家躺平的資本。
然而,真實的江浙滬獨生女真的是這樣嗎?回到父母羽翼之下,享受家庭庇護的另外一面會是什么?“富有”與“獨生”兩個標簽,承載著當代年輕人的哪些期待?女性模板變遷的背后,我們的生活工作態度正在發生怎么樣的轉變?
本期播客,我們邀請到同為“江浙滬獨生女”的兩位嘉賓一起探討上述問題。
本期嘉賓: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講師、人類學博士孫琳(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葛書潤(右)。
剪輯:王藝璇、鄭鈺純
運營:廖志純、趙雯儀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