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樂觀正成為當下的稀缺品
“人們希望AI能比普通人更好,但我們并不清楚‘比我們更好’的道德和價值標準是什么,我們甚至連‘我們’是誰都定義不清。要讓AI變得比‘我們’更好是個巨大的工程,但我們必須有答案”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未來帝”
2023年9月12日晚,上海圖書館東館閱劇場外,雨淅淅瀝瀝地飄著。地下一層會客廳里,K.K.正在和兩位嘉賓主持人對流程,攝像機對著他們。一個小時前,K.K.剛剛結束《南方人物周刊》的專訪。這是他當天接待的第三家媒體。主辦方準備的雞肉三明治已在桌上躺了半個多小時,仍沒有被開封的意思。12分鐘后,他的新書《寶貴的人生建議》簽售活動就要開始了。
K.K.穿一身周正的襯衣西褲,腳踏運動鞋。他已經71歲,頭頂稀疏,只剩下兩鬢的白發和從下巴爬滿臉側的白色胡須連成一片。經過近14個小時的飛行,前一晚他由舊金山抵達上海。此刻,即便有15小時的時差,又被塞進嚴絲合縫的行程中,那雙碧藍色眼睛里的疲憊也僅是一閃而過。
K.K.是知名科技雜志《連線》創始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名字的縮寫。中國讀者常這樣稱呼他。凱利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是寫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失控》。該書曾是《黑客帝國》(1999)的主演們在閱讀劇本前的必讀書目之一,被前《連線》雜志主編、《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稱為“上世紀90年代最有價值的一本書”。
常讀常新是其價值表現之一。在“豆瓣閱讀”上翻開這本書,會發現天南海北的讀者批注密集地點綴在段落之間。直到2023年初的ChatGPT熱潮,仍有文章引用凱利“機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的觀點?!霸趯⑸牧α酷尫诺轿覀兯鶆撛斓臋C器中的同時,我們也喪失了對他們的控制。他們獲得了野性,并因野性而獲得一些意外和驚喜。之后,就是所有造物主都必須面對的兩難窘境:他們將不再完全擁有自己最得意的創造物?!眲P利在《失控》中寫道。
該書最早于1995年在美國出版。對大眾來說,在那個計算機仍主要用于辦公和生產的年代,《失控》中侃侃而談的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貨幣等概念顯得太過超前。這部厚達528頁的“大部頭”在當時的美國并未風靡,距其真正意義上的“生逢其時”還要15年。
2008年下半年,凱利的郵箱收到一封特別的郵件。寄件人是一個名叫趙嘉敏的中國人。彼時,后者剛剛接任社區翻譯平臺“譯言”的總經理,急于探索平臺的商業模式,翻譯出版被他寄予厚望。要從哪本書試水?趙嘉敏想到了不久前朋友推薦的《失控》。那是一本他僅僅翻了翻目錄就愛上的書。
《失控》在美國出版的那一年,趙嘉敏還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讀本科。數年后,他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深造,獲得工業系統工程學博士學位,隨后進入甲骨文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對技術出身的趙嘉敏來說,相中這部有年頭的書,并非對其潛在市場價值的看好,而在于書中探討的“復雜系統”是他自大學就感興趣的話題?!皬碗s系統”學說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主張用跨學科的方法研究各類復雜系統背后的統一規律。
不到一個上午,趙嘉敏便做出了買下這本書在華出版權的決定。不過,對中國市場能帶來多少新增版稅,凱利的期待并不高,反而是趙嘉敏采用“眾包”方式翻譯的想法提起了他的興趣。凱利曾在《失控》中描繪了“蜂群思維”在自然界中的運行,如今這一協作思維將推動其中文版本的落地,讓他“驚嘆不已”。
然而,《失控》在國內上市的時間比趙嘉敏預期的要晚得多。其間經歷了協作翻譯團隊的磨合、譯言網的分家、趙嘉敏出走和重新創業等各種曲折,待審校完成已是2010年下半年。在“拖無可拖”的背景下,這本書于2010年底上市。巧合的是,恰恰是前期的各種“失控”讓《失控》的出版踏準了最佳時機。
2010年,隨著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中國從PC互聯網時代大步跨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妒Э亍吩趪鴥瘸霭鏁r,微信推出不足兩個月,小米和美團才成立9個月,阿里剛剛實現持續盈利。
“那年是一個典型的分界點,中國經濟即將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如果這個時候,有一本備受推崇的書告訴你未來是有跡可循的,那么無論出于心理還是財務考慮,當然會有需求?!壁w嘉敏對《南方人物周刊》回憶。中譯本中,該書的副標題“機器、社會系統和經濟世界的新生物學”改為了“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