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縣中繼續敗給“超級中學”丨議教
縣中辦學只能不斷地自我剝削,甚至選擇采取一些短期策略行為,比如在時間上極盡投入,將優質資源向少量種子選手過度傾斜,將學生送到某些知名高中“代培”。
留守、離婚、“跑媽”等問題使得鄉村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對學校教育帶來一系列挑戰。
走過了這么多地方調研之后,我們始終認為,最終還是縣中承載著縣鄉大多數孩子的希望。
責任編輯:吳筱羽
評論區留言有機會贏得作者簽名贈書
2017年2月12日,貴州劍河縣第四中學。
近年來,縣域教育作為一個整體,逐漸進入學術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公眾的視野,成為受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最新的熱議話題,是鄉村小規模學校究竟應否繼續存在及投入資源。
縣域教育正是2017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間,我和我們的華中村治研究團隊伙伴們在全國多個省份的縣鄉調研的內容。此前,除了少數調查會訪談中小學教師,華中村治研究團隊很少觸碰到鄉村教育問題。直到我們的研究拓展到鄉村治理和農村社會學,鄉村教育也就成了調查和撰寫村治報告的重要內容。2017年前后,鄉村教育成為獨立的研究主題,我們的研究視域也從鄉村擴展到了整個縣域。
這幾年里,我們的調研對象包括縣鄉學校、家庭、教育管理部門及基層社會,試圖剖析一系列新出現的現象:縣城陪讀媽媽現象為何盛行,她們會遭遇什么?手游、網絡小說給縣鄉的孩子們帶來什么影響?超級中學在縣里扮演什么角色?學校的非教學任務為何會大量增加?
將這些現象剖析之后,我們必須思考,縣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想在開頭先說出我們的結論。走過了這么多地方調研之后,我們始終認為,最終還是縣中承載著縣鄉大多數孩子的希望。
“雙輸”之戰
相比于城市,縣域是一個弱勢而復雜的空間,在教育上表現為資源薄弱和環境復雜。
從縣域教育的端口來看,縣中,即縣域高中的發展狀態是縣域教育發展最重要的關切。如果縣中塌陷,當地的百姓會失去對這一地區的教育信心,從而加速人口的外移。
當前的縣中的確面臨著發展危機,其中一個最大的威脅來自“超級中學”。超級中學依靠自身的辦學優勢,形成對縣域優質學生和優質教師的吸引。
一些超級中學,會在中考前提前組織對全省縣市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