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挖出來的問題:清代戰爭制度與抱養繼嗣風氣
雍正年間,清朝在與準噶爾的和通泊戰役中,僅僅損失7000八旗兵,就把京城旗人打得家家披麻戴孝。接下來乾隆又號稱“十全武功”,戰爭愈加頻繁,八旗人口的損失來不及通過自然生育填補。很多旗人家庭男丁戰死后又親族凋零,只能偷偷從漢人家奴里抱養孩童為養子以充門戶,避免家門絕斷,一家女眷無人贍養。民間一直有傳說,乾隆抱養自海寧陳氏,其故事原型可能就來源于此。
責任編輯:陳斌
最近幾年,基因檢測大火,眼花繚亂的商業檢測套餐層出不窮,各大基因公司狂打價格戰,看得很多人也躍躍欲試,想去嘗試一下——基因檢測最吸引人的,是其中的“祖源分析”:聲稱能查出來你祖上來自哪里,身上有哪些民族的血統。
所謂“祖源分析”
人類遺傳主要分為父系、母系、常染色體三個部分。其中父系溯源比較直觀,就是查Y染色體,因為其只能從父親傳給兒子;而母系溯源的原理也差不多,就是查線粒體基因。無論男女,線粒體都只能從母親那里獲得。但Y染色體和線粒體,都只占人類基因非常小的一部分。而父母各給一半的常染色體,則占比超過98%,可以說常染色體真正決定了你是誰。
各種商業檢測所謂的“祖源分析”,也基本都把常染色體作為最大賣點。如果不了解原理,可能就會被誤導——所謂的祖源分析,其實是先把全世界各地的主要人群,都抽樣測一下存檔。然后再用你的檢測結果,去和檔案里已有的數據比對,看看和哪些人群最接近。
所以如果你測出來了“40%的南方漢族,50%的北方漢族,10%的蒙古族”,這并不表示你的100位祖宗里,有40個南方人,50個北方人,10個蒙古人——這個檢測結果僅僅表示,你和該公司的北方漢族樣本最接近,其次是南方漢族樣本,最后是蒙古族樣本。把這3個樣本按以上比例混合得到的常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