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不用干”是最大的福氣嗎??
人是意義的動物,意義是精神世界的食糧。人在立身之道之上,應該做有意義的工作或事業。在太陽底下,在大地上,我們還是應該讓自己“沉”下來,安分下來,做成真正不懼風雨的人間草木。這個道理,對富二代和平民子女都適用。有意義的工作或有意義的事業,是幫助一個人通往快樂、通透境界的“密鑰”,只有當你在工作或事業中找到了存在感、修煉了品性時,你才能順勢而為、逐步向好。
責任編輯:陳斌
很多人都在困乏、失意時說過“不想工作”的話,但這種話大抵當不得真,家里一沒礦二沒天降餡餅,不老老實實搬磚,還能咋樣?但確實有人把“不工作有人養”當成最高理想。
一位博主說,從小,舅媽就對包括她在內的一幫小女孩灌輸這樣的觀念:女孩子“有福氣”,就是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享受好生活。不但啥都不需要干,嫁個好人家,連孩子也不需要自己親自照顧的,那才叫有福氣。這種觀念,近乎“勞動等于可恥”。
人皆有惰性,也皆有安逸之心,潛意識里恐怕都有過只管躺著享受的畫面。我少時體驗過手工收割稻麥并手工脫粒后,全身刺癢無比的痛楚,也有過不事勞作的“打算”。但老實說,想想就可以了。
書本和影視中那種驕奢淫逸的生活,如河北省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黃粱夢》爆火的精彩歌詞所描述:“擺不完的闊氣,弄不完的權; 吃不完的珍饈,花不完的錢;聽不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