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作為地名傳進日本,竟然是因為一位禪宗大畫家的加持?

從牧谿法常的《瀟湘八景圖》到“金澤八景”,從澤庵和尚到亡命東渡的中國禪師,可以說,正是因了禪宗的加持,這個以江之島為中心、沿相模灣向東西延展的狹長的海岸地帶,才從古地名的“相南”變成了今天世人眼中的“湘南”,自帶一種迥然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浪漫風情。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不久前與兩位老友聚會,席間偶然聊到《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聶耳不幸溺亡之地——日本藤澤市的湘南海岸,《人民中國》雜志總編王眾一問我湘南和內藤湖南與湖南省的關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我,當場被問倒。于是,回家后做了一番功課,遂有了這篇偽“地名考”。

日本漢學家內藤湖南(1866-1934)。(資料圖/圖)

先說后者。內藤湖南與湖南省的關系倒是簡單,簡單到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內藤身上的漢學耆宿光環過于耀眼,以至于國人在談論這位傳奇人物時,往往會自帶聯想:內藤名字中的“湖南”一定是從湖南省“拿來”,且有意無意地令人聯想到“文化中心移動說”和“唐宋變革論”,就好像若不連名字都“卷”起來,便枉稱大學者似的;而日本知識人則多囿于地域主義觀念,想當然地以為既然是京都學派大佬,“湖南”之名必源自與京都府相鄰的滋賀縣湖南市,只是此湖非洞庭湖,而是琵琶湖。其實,這兩種說法均未中的。

內藤湖南名虎次郎,字炳卿,號湖南。1866年,生于陸奧國馬毛內村(今秋田縣鹿角市十和田馬毛內)。鹿角位于秋田縣的最北端,與青森縣之間隔著界湖“十和田湖”,“湖南”即十和田湖的南邊之意。十和田湖是由十和田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二重式火山湖,風光旖旎,是東北地方的名湖,作為特別名勝列入“國家文化財”。在東京都中心的國會議事堂,環繞中央大廳四周的墻上,懸掛著描繪日本列島四季風景的巨幅油畫。其中,夏季的作品即田中儀一所繪《十和田湖與奧入瀨》。如此,因了內藤湖南和京都學派的影響力,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湖南省硬是被扯出關聯,連全無干系的滋賀縣湖南市也被附會了與內藤的某種連結,而內藤生長的故土十和田湖,卻偏偏不被世人提起了。

日本國會議事堂中央大廳中所懸掛的油畫《十和田湖與奧入瀨》。奧入瀨是從十和田湖流出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