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答南周:對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零容忍”
在法規制度體系建設方面,生態環境部積極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修訂出臺司法解釋,將碳排放數據造假納入刑事制裁范疇。
“近期配額價格整體呈上揚態勢,維持在80元/噸左右,碳價適度上漲體現了碳價的市場屬性?!?/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生態環境部|圖
2023年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本次發布會的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并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
自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上線以來,碳排放數據質量一直備受關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履新后亮相,他在回答南方周末記者提問時表示,總體來看,企業減排意識明顯提升,監管能力大幅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顯著改善。
在生態環境部采取的措施中,“國家-省-市”碳排放數據質量三級聯審機制起到重要作用。企業每月將數據、證明材料通過管理平臺報送后,由國家部門負責大數據篩查及定期抽查,省級政府部門負責技術審核,地市級政府部門負責現場抽查。
夏應顯介紹,“國家-省-市”三級聯審機制按照“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的管理思路,確保每天、每月、每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