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農觀察丨粵入川中,何以“永不落幕”?

每年秋冬季,一輛輛裝滿全國各地名特優農產品貨車,一列列載著立志于建設農業強國的專家學者,跨越崇山大江,抵達共同的目的地——四川成都。廣東也不例外。

10月27日至30日,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四川農博會”)與第九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成功舉辦,活動以“建天府糧倉促鄉村振興”為主題,采購商數量突破8000家,參展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展覽規模、參展數量和展示水平均為歷屆之最。

在本屆農博會上,廣東攜一批“粵字號”明星農產品驚艷亮相天府之國,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提供廣東方案、廣東精品?,F場設置了海洋牧場展示區、茶葉展示區、時令果蔬展示區、預制菜展示區等,各地采購者收獲滿滿,參展企業忙得不亦樂乎,產銷雙方實現“山海奔赴”。

這并不是廣東與四川首次以“農”為媒牽手同行。在今年8月,廣東組織開展廣東金鯧魚進四川品牌推介活動,在天府大地唱響海洋“粵”章。9月底,四川“天府糧倉”精品全國推介首場活動走進廣東,為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帶來更多“川字號”選擇?;?、川兩地,你來我往、溫暖互動、攜手發展,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領風踏浪、闊步前行。

粵川之情縱山海,千里寫在胸懷間。

當前,廣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讓“粵字號”名特優農產品豐富四川人民的餐桌,讓兩地交流“永不落幕”,貿易“永不落幕”,情誼“永不落幕”。

粵川情深
促進農業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持久的耕耘中、在新開啟的年輪里,粵、川兩地農業合作播下了一粒粒種子,不斷生根抽芽,開花結果。

2020年夏天,一個重磅跨省合作框架協議為粵、川兩地農業合作帶來實質性進展:兩省從農產品貿易、開拓農產品國際市場、科技與人才交流、指導兩地市縣開展農業合作等6個方面深化合作,一批批四川農產品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個個“粵字號”優勢農產品亮相天府之國。

2021年,四川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簽署《深化粵川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東佛山與四川涼山締結為友好城市。同時,兩省加強優勢產業合作,推動兩地農產品流通,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

為什么是廣東?因為在對口幫扶中,粵、川兩地人民建立了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可貴感情。從“粵品入川”,到“甘品粵銷”“涼品粵銷”,點點滴滴,累積起了廣東在四川的口碑;久久為功,推動粵川農業合作成為兩省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參加第九屆四川農博會,正是廣東推動粵川農業合作的又一務實之舉,也是粵川農業合作前進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粵字號農產品推介活動現場。

本次農博會上,廣東帶來了湛江金鯧魚、珠海白蕉海鱸、茂名羅非魚、潮汕單叢茶、英德紅茶、廣東絲苗米、蘭花、化橘紅、柑橘柚子、預制菜及其它代表加工食品等,這些都是廣東近年來推進農業強省建設所取得的豐厚成果,通過現場展示、產銷對接、集中簽約,提升廣東優勢農產品在天府大地的競爭力、影響力,共同為建設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韌性和可持續的農業產業體系凝心聚力。

“廣東和四川均為農業大省,雙方農業合作互惠互利。除農產品貿易外,我們也希望兩省能進一步加強農業發展經驗交流,為兩地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篇章?!睆V東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同志說。

雙向奔赴
灣區、雙圈以“農”為媒促融合

華南沿海,深水碼頭上運輸農產品的貨輪汽笛嘹亮;西南腹地,本土農產品被運往全國各地農貿市場。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化兩地農業合作,是粵港澳大灣區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繞不開的課題。

金秋九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指出要持續推進田野綠色轉型,向品牌要市場。

總人口超過8600萬人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及總人口達到9600萬人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疑是兩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對于全國農產品而言是“兵家必爭之地”。四川農博會正是通過“搭臺”,讓廣東農產品得以進入廣闊的“天府市場”。

“最重要的不是聽廣東企業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們帶來了什么,特別是看他們最希望推介什么,這些肯定就是四川市場上沒有且渴望的產品?!被顒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這樣評價廣東農產品“走出去”。

摒棄同質化競爭,打破行政區域壁壘與制度藩籬,粵港澳大灣區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以“農”為媒,促進農業合作深入融合,延長和完善本土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探索形成多元融合的產業互動模式。

四川農博會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抓手。

在本次農博會上,廣東不僅在海洋牧場及預制菜展示區,配備烹煮設備,實現即配、即烹、即熱、即食,與采購商、觀眾現場互動品鑒,打造更多維度的精準渠道對接機會。同時,在茶葉展示區,設置茶敘洽談區,茶藝師現場進行茶藝表演,邀請采購商和觀眾品茶交流,促進洽談合作。

“過去只知道廣東人愛喝茶,沒想到泡茶也有這么多步驟,感覺這已經從農產品變成了一種文化符號,”來自重慶武隆的熊女士現場品嘗了廣東潮汕單叢茶,對茶藝以及茶飲獨特口感念念不忘。

“我們希望廣東參展不僅是推薦農產品,還是一次與四川、重慶以及全省各地的文化走親,一次有關于廣東農產品的問計調研,讓各地通過廣東農產品了解南粵綠美生態以及風土人情?!睆V東展區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說。

此外,本屆農博會廣東還設置了“粵有好味”專場直播帶貨、主播帶你看廣東館等線上直播活動,旨在以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全面推廣東特色優勢農產品,為打造廣東特色農產品優勢品牌,完善產業鏈條,激發品牌驅動力。

粵品積極入川的同時,也讓更多四川農企看到了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可能性?!拔覀兠髂暧媱澰黾釉诨浉郯拇鬄硡^的推介次數,希望能夠推動一批四川農產品走向大市場、賣出好價錢?!背啥己<鞘袌龊>八a負責人陳積文說。

做優“糧倉”
“粵海糧倉”與“天府糧倉”并肩同行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世界多極化滾滾而來,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成為了國家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底氣,在這一系列的歷史性變革中,廣東與四川是關鍵角色之一。

在廣東,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牧場和深遠海養殖”,千萬嶺南兒女踐行大食物觀,將眼光投向深遠海、建設“粵海糧倉”,奮力向海要糧,唱響海洋牧歌。2022年,廣東海水養殖產量336萬噸,為全國消費者開發多遠食物來源,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餐桌。

在四川,把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擺在抓好全省“三農”工作首要位置,省委、省政府印發《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謀劃十大重點任務。2022年四川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702.1億斤,已連續三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助力端牢中國飯碗。

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是“粵海糧倉”與“天府糧倉”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粵川兩地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有益嘗試,有力回答了“粵海糧倉”與“天府糧倉”有什么、賣什么、要什么,促進省際交流合作,推動農業高質高效。

當前,粵川兩地不棄微末、不舍寸功地為全國、全世界供給多元化食物。四川啟動“天府糧倉”精品全國推介首場活動,安岳檸檬、蒼溪紅心獼猴桃、南江黃羊、郫縣豆瓣等特色農產品展示沃野千里、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廣東2023年全年啟動多場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45個沿??h(市、區)海產品走向全國市場,“粵字號”農產品走遍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以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為工作指南,走進銷區、迎進產地,讓荔枝、菠蘿、金鯧魚、絲苗米等特色農產品產銷兩旺。

今年四川農博會也為“粵海糧倉”與“天府糧倉”提供了更多可能。本屆農博會的舉辦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巴基斯坦、英國、智利等國應邀設立了11個國家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數量超20個?,F場,許多外國參展商關注廣東金鯧魚、茶葉等特色農產品,部分通過洽淡初步達成了貿易共識。

“今年是四川農博會舉辦十周年,我們對廣東與四川農業合作有新的期待?!睆V東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指出,廣東將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持續不斷地推動一批嶺南地道風物通過“天府大地”進入西南大市場,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落實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物觀,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凝聚新動能。

【來源】南方農村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