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研究在美中國本科留學生,發現高遠志向下的掙扎和迷茫

馬穎毅調研的樣本包括來自50所美國本科院校的507名中國留學生,均為90后,調研時間從2011年至2019年。

“很多人說中國留學生的增加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那時美國大學缺錢。但我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年增長率最多的年份是2007年,是在金融危機之前?!?br />
“我的研究顯示,60%的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英語很好,但所有學生里只有20%-30%的同學認為自己經常上課發言?!?/blockquote>

責任編輯:吳筱羽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7日,紐約,紐約大學畢業生迎來畢業典禮。 (視覺中國/圖)

又到了每年的留學生申請季。據新東方發布的《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本科及以下意向留學人群占比超五成。留學形勢正在回暖。

與此同時,另外兩份報告也值得關注。2023年9月25日,美國全國學生學歷認證中心發布報告《讀完大學》顯示,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本科退學率高達25%。同月,賓夕法尼亞州教育咨詢公司WholeRen發布了《2023 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據統計,在美國被勸退的中國學生中有7成是本科生,過半學生在全美排名前50的學校就讀,而被勸退的前兩個原因分別是學術成績不誠實和學習成績不佳。

數據呈現的只是冰山一角,在看似遙遠的美國教育體系里,的確有許多中國學生經歷著光鮮印象之下的掙扎。美國雪城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穎毅的著作《雄心勃勃與憂心忡忡:中國大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的成功與掙扎》(Ambitious and Anxious, How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ucceed and Struggl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將在美中國留學生的狀態描述為“志向和焦慮并存”。

她發現,不論是來自富裕家庭還是普通家庭,這些留學生在到美國之前就開始經歷這種矛盾,且在進入大學后加劇。他們擁有遠大的夢想,但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經歷著學業和社交方面的掙扎,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他們會擔心自己畢業后能否賺到足夠多的錢,讓父母的教育投資取得回報。

這一切都發生在中國社會急劇發展的背景下。種種焦慮讓他們不得不思考一個終極問題:到美國留學是否真的值得。

馬穎毅調研的樣本包括來自50所美國本科院校的507名中國留學生,均為90后,調研時間從2011年至2019年。該書獲得2021年度美國比較與國際教育協會高等教育最佳圖書獎、美國社會學協會布迪厄圖書榮譽獎。近日,馬穎毅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本科留學生增加不是因為金融危機 

南方周末:你是如何關注到美國本科教育里的中國留學生群體的?

馬穎毅:我的研究始于2011年。那時美國各大高校剛開始有大量中國本科生出現。在此之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留學生大多在中國讀研,到美國讀博,或是在中國讀完本科,到美國讀研,像我本人就是這樣。二十年前,我在中國獲得學士學位后,第一次來到美國。

但到了2007年左右,大量學生在國內念完高中后就到美國來讀本科,甚至有些直接到美國讀高中。

區別在于,上一代留學生大多要么靠美國的獎學金讀碩士博士,要么靠中國政府公派到美國留學。而我關注的這一代本科生,90%是完全自費。對州內學生而言,美國公立大學學費很便宜,但對留學生要額外收費,比州外學生還要高,私立大學收費就更高了。所以無論是申請公立還是私立大學,中國留學生的花費都很高。

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嶄新的現象,體現出中國社會中產階層的崛起以及財富的積累。繼而在研究過程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